【问题】
13.有人认为熊召政《菩提本无树》最后两个自然段可以删去,这样使文章更简洁,你赞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多次到五祖寺参谒。前不久,我再次去到那里。在五祖传衣钵处,新盖了一座祖师殿。殿角有一棵参天古树。导游小姐说那是菩提树。一位年轻的游客茫然地问:“不是说‘菩提本无树’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树呢?”
⑿导游小姐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微笑着。我看到这一幕,忖道:若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这样的对话,便是禅家活泼泼的机锋了。
【参考答案】
13、不赞同。(1分)理由:①文末两段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导游小姐和一个年轻人的对话充满禅意,给人启示,收到了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2分)②文末两段写作者游五祖寺时看到的菩提树,回到现实,照应标题,使全文结构完整、严谨。(3分)
【解题思路】先亮明观点不赞同,再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内容上:文末两段导游和游客的对话充满禅意,“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深化文章主旨。结构上: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