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安宁《留在窑洞》第4段画线部分,作者没有让少年“自述”,而是

发布时间:2022年7月7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4075浏览:

【问题】
    11.安宁《留在窑洞》第4段画线部分,作者没有让少年“自述”,而是从“我”的视角“猜想”少年相关情况、心理状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参考答案】
    11.①用“我”的视角,使全文叙述角度保持一致,行文显得更为自然、流畅;②“猜想”的视角比“自述”更为自由、宽广,可涉及更多内容,增加文章容量;③“我猜想”便于表达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情感、态度;④用“我猜想”而不用少年“自述”,传递出“过路人”与“留守者”两类人之间、“城市”与“山村”两种生活之间的天然“隔膜”,暗示文章主题。
    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保持叙述角度一致”“能涉及更多内容”“方便抒发情感”“传递两种生活的隔膜”中任一点,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