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子贡惭”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年7月14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4393浏览:

【问题】
    【材料1】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材料2】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21.在孔子的门徒中,与原宪生活态度相类似的典型人物还有【    】,这体现了儒家【    】精神。(2分)
    22.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子贡惭”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21.(1)颜渊(或子路)。(2)安贫乐道(或有志于道,或不耻恶衣恶食)。
    (《论语》中有明证。①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②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③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22.①子贡,既是为言不及义(不明道义)而惭愧,也是为自己不能实践道义而惭愧。(或答:子贡之问,以贫为病(耻辱),有违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同时,学于孔子,则应当志于道,不但要学道,而且要行道,而子贡却不能在生活中实践道。)(2分)②子贡的之“惭”,表明他能自我反省、知错必改,也反映了他对孔子之学的尊重。这在当今对于我们加强道德修养仍有教育意义和启迪性。(2分)
    (每点2分,第一点括号之前的简答或之后的详答,均可得2分。共4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