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21.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说“耻”的原因。
22.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孔子的言行观?
【参考答案】
21.言过其行,言行不一。
22.①孔子强调言行一致,反对言过其实,是正确的。②对于“讷于言而敏于行”,有轻视语言表达的倾向。在今天“敏于行”固然重要,但“敏于言”也不可忽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把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耻。”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