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子路“出仕”的目的是【】,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的精神。

发布时间:2022年7月24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4739浏览:

【问题】
    (1)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徽子》)
    (2)子曰:“直哉史鱼①!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季氏》)
    【注】①史鱼:人名,卫国大夫。
    21.根据第(1)则材料,子路“出仕”的目的是【    】,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    】的精神。
    22.请根据第(2)则材料,评价孔子的出仕观。

【参考答案】
    21.行其义(“践行大义”或“践行君臣之义”等类似意思均可)
    知其不可而为之
    22.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坚持积极行义,又灵活变通的出仕观。我认为孔子的出仕观值得肯定,孔子终身都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在实际行动中遵循用行舍藏(灵活变通)的原则,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
    译文:
    (1)子路便道:“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不管呢?你原想不沾污自身,却不知道这样隐居便是忽视了君臣间的必要关系。君子出来做官,只是尽应尽之责。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2)孔子说:“好一个刚直不屈的史鱼!政治清明也像箭一样直,政治黑暗也像箭一样直。好一个君子蘧伯玉!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