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一: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①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材料二: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材料三: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材料四: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注)①错:放置。②施:推及,延及。
21.材料一中“枉”字的意思是【 】。材料一指出了【 】的重要性。
22.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孔子对“为政”的看法。
【参考答案】
21.不正 选拔贤才
22.①为政者想要百姓敬服,必须公正地选拔贤能。②“孝悌友爱”是为政的基础,这体现了孔子的“德政”思想。③为政先要“正身”,为政者要起到表率作用。④为政要“有容”,要原谅小的过失。
【参考译文】
材料一:哀公问孔子说:“如何做老百姓才会拥护我?”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老百姓就会拥护你;推举邪枉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拥护你。”
材料二:有人问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中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才能推广到友爱兄弟。并把孝悌的精神扩展、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当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材料三: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去端正别人呢?”
材料四: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作出表率,原谅他人的小错误,提拔贤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