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岑燮钧《抚琴》取材于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其中有关“张翰吊顾”是这样记载的: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
试与岑燮钧《抚琴》中划波浪线部分比较,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划波浪线的句子:
到了顾家,他直奔灵堂。灵座上放着一张琴,正是当日所弹。“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可是,顾荣再也吃不到莼羹鲈脍了。人已作古,阴阳永隔,当日之言,风中飘散,一时之间,悲不自胜。张翰捧起琴,如见故人,他把琴放到矮几上,索性盘腿坐到灵座上,也不管顾家子弟疑惑地看着他。挥手一拨,琴弦悲切,往事如梦,声声痛彻。弹琴者,是我张翰张季鹰耶,抑或是你顾荣顾彦先?这曲子,你我都弹过。此时此刻,弹者为谁,听者为谁?数曲弹罢,不觉大恸,一手按住琴弦,喃喃自语道:“顾彦先啊顾彦先,你还能再听到这些曲子吗?”不由得长泪纵横。
张翰起身又看了一眼顾荣的灵位,转身即走,掩面而去。
灵堂上,顾家人面面相觑,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
【参考答案】
(3)示例一:更喜欢《世》的写法。理由:①以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态动作,再现人物神韵,寥寥几字,一个真诚率性、重情重义的形象就跃然纸上;②笔法简约隽永,相比于《抚》细腻描写,它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玩味空间。
示例二:更喜欢《抚》的写法。理由:①以工笔手法,对人物作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多角度描写,将张翰因知音去世而伤痛不已及触景生情、伤人伤己的内心世界完整地展现给了读者;②细腻的、浓墨重彩的笔法,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地感受,感染力比《世》的写法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