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综合以上材料,试分析儒家对“富贵”与“贫贱”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2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5524浏览:

【问题】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秦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天下有道”之“道”意思是【    】,“独行其道”之“道”意思是【    】。
    (2)综合以上材料,试分析儒家对“富贵”与“贫贱”的认识。

【参考答案】
    (1)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方针;原则,行为准则。
    (2)儒家认为应该审时度势,辩证地看待富贵与贫贱,不能一概而论。孔子在邦“有道”和“无道”时,对“贫贱”和“富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孟子认为在任何处境下都要坚守对“仁”的追求。富贵不让思想迷惑,威武不使一直屈服。
    译文:
    国家政治符合大道的时候就出来做事;国家政治不符合大道的时候就隐居起来。国家政治符合大道的时候要以贫穷与卑微为可耻;国家政治不符合大道的时候要以富有与高位为可耻。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