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杨洪军《举棋》以“举棋”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

发布时间:2022年8月21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5889浏览:

【问题】
    14.杨洪军《举棋》以“举棋”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参考答案】
    14.(8分,任选一个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一:使主题更加集中、深刻。
    小说的主题是赞扬我党干部叶双喻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能讲党性,坚持原则,按德才兼备的标准进行,曹国柱和史铭都是他曾经喜爱或十分欣赏的部下,他为难了,举棋不定。以“举棋”为题,更能突出、深刻揭示这一主题。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题目“举棋”突出了任务形象。如叶双喻这个人物的塑造就与“举棋”有关,他喜欢下棋,酷爱收藏象棋。接受了新任书记陈百川的求助后,开始对两位候选人的取舍举棋不定,到后来“挺将!”叶双喻高喊一声,然后重重地将手中的“将”子放进了棋盘中。随之摸起电话,按通了陈百川的号码,最后选中了一个副书记的候选人。表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史铭这个人物也与“举棋”有关,尽管史铭能干,但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人品不好,如对退下的叶双喻不像以前那样殷勤,但得知叶双喻对副书记人选起决定作用的时候,马上将家中的翡翠象棋送给叶双喻,目的是投其所好,想通叶双喻做交易,谋取副书记之职位。
    观点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说以“举棋”为题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小说主要情节是写叶双喻接受了新任书记陈百川的委托,选出一个副书记。“举棋”同“选人”是相通的,“举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叶双喻这位象棋爱好者在选人时,有开始的举棋不定,直到最后将手中的“将”子放进棋盘中,结束了举棋不定的状态,作出了最后决定,读者感觉到叶双喻最后选择了曹国柱为副书记候选人,因为小说中有这样的话:“只怕他今生今世都不会来了”。小说开头从叶双喻“手里的这个‘将’子,不知该归到哪个阵营里”,到结尾高喊一声,然后重重地将手中的“将”字放进了棋盘中,形成了小说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