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4.作者曾提出散文的写作境界是“写出自己的情调来”,结合朱以撒《长调》内容,从语言、结构、选材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谈谈本文所体现出的情调。(8分)
【参考答案】
14.①语言:简淡古雅,含蓄自然。(1分)如“踌躇间,蓦然记起山村曾经用过的腔调。一声长传,掠过河面,声止息,小茅舍走出一人,斜戴竹笠,拔篙点水,船破涟漪而来。”于几笔简单勾勒中,自然而清晰地呈现出和谐动人的情境。文章结尾处也不刻意于详细的描绘或渲染,几个生活细节——喝大碗茶、忆旧时事、听隔岸箫的随手点染,意境自显。(3分)
②结构:自由开阖,随意散淡,行文流转无痕。(1分)开篇由水乡夜色开始,由此引出“长调”,一句“在行旅中,不熟悉的地方,我都留意着一些修长的、绵延的状态”将长调的含义由外在形式的描写转移到对生命状态的思考上,再由“开阔的地带可以听到长调”一句引出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结尾戛然而止,余味无穷。(3分)
③选材:广泛自由,灵活多样。(1分)文章提及蒙古长调、花儿和旧日戏台,也提到古城墙、海岸线、峰峦脉络,还有水乡月夜、山村渡头、品茶听箫的生活画面,丰富多样;但又以“长调”贯串起来,达到了选材的丰富性与主题的统一性相结合之境界。(3分)
(其它观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