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厉鹗《灵隐寺月夜》写景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7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68037浏览:

【问题】
    8.厉鹗《灵隐寺月夜》写景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灵隐寺月夜
    [清]厉鹗①
    夜寒香界②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③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注】①厉鹗:清代文学家。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②香界:指佛寺。③灯:指佛殿中长明灯。

【参考答案】
    8.①从不同视角来写景:由外到内,前四句写寺庙外景包,五、六句写寺内景色:俯仰结合,抬头“月在众峰顶”,低头“泉流乱叶中”。层次井然,画面立体感强。②视觉听觉相结合来写景,山涧绕寺门、月在山上、一灯长明等是所见,泉流、动息、孤磐是所闻。呈现出景色的多姿多彩,丰富了内容。③运用衬托手法来写景,由静景写到动景,以动衬静,更觉佛寺秋夜的静谧。(每点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