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5.杜甫《秦州杂诗(其七)》与王昌龄《从军行》“不破楼兰终不还”均提到了“楼兰”,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指出其不同,并分析原因。
秦州杂诗①(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②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①秦州,唐陇右道州名(今甘肃天水)。759年,杜甫弃去华州官职,携家远赴秦州,期间创作《秦州杂诗》。②属国,即典属国,是主管外交事务之官。这里指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归来后,被授予典属国一职。
【参考答案】
15.①杜诗“楼兰斩未还”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寓含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②王诗“不破楼兰终不还”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作者也借此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③原因:王昌龄生活在盛唐时期,国家实力强大,不惧强敌入侵,能够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故而诗情豪壮,感情激越;而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阶段,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