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陀岭驿楼

发布时间:2023年1月5日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作者:李德裕文章ID:70289浏览:

【原文】
    盘陀岭驿楼
    李德裕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注释】唐宣宗大中年间,牛党白敏中、令狐绹等得势。年已六十二岁的李德裕遭李党诬陷,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县)司马,他苦心经营的会昌之政,也被牛党一一翻案,国家前途不堪设想。此诗就是李德裕赴潮州途经盘陀岭时所作。嵩少:指嵩山、少室山。

【问题】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嵩少心期杳莫攀”写自己过去登嵩山、少室山的愿望但根本无法实现,表达出了诗人的遗憾之情。
    B.第二句写诗人见到眼前“好山”,产生登山一开心颜的念头,“聊复”二字悲而含喜,凸显由悲转喜的心理。
    C.本诗通过诗人登临盘陀岭时极目远眺之景,表达出诗人因被贬为潮州司马的悲愤和家国之恨、身世之感。
    D.第三句中的“南荒”,突出了将赴之地的遥远荒凉。“明朝”则从时间上把内心悲愤渲染得更加浓郁。
    E.本诗是一首用感情凝成的诗。全诗一句一转,富有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两句感情激昂,含蕴丰富。
    15.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试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B、C
    【解析】B项“‘聊复’二字悲而含喜”错误,“聊复”是指姑且、暂且,应为“喜中含悲”。C项全诗没有写诗人极目远眺之景,主要是写眺望时的心情。
    15.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写自己再一次登高转身北望,向故乡告别,凝聚着无限思乡之情。饱含着身世之感,家国之恨,以及对牛党当权者诬陷迫害的愤恨。诗人在垂暮之年离乡背井,被人诬害,远逐南荒,蕴含着无限的身世之感与愤恨。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通过注释可知,牛党上台,不仅诬陷诗人,更推翻了自己之前的会昌之政。眺望故关即是眺望京城,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每点3分,写出两种得满分。共6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