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对文化本质缺乏认识,没有一个应对政策,这是文化所面临的冲击,文化遗产一定会被这种高速的现代化、城市化、旅游化所破坏。
本来中国文化是多样的,不论汉唐,还是从春秋战国以来的楚文化、齐文化、吴越文化、巴楚文化,就是近百年的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直辖市的文化也完全不一样。北京是政治精英文化;上海是商业文化为主,当然也有精英;天津是市井文化。
世界上哪个国家也没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么缤纷灿烂,中国从春秋战国以来的所有文化板块,直到现在还是活着的。中国虽然城市破坏很严重,但地域性格还是人文气质的。可是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现在这样,600多个城市基本上千篇一律,残余的历史街区已经支离破碎,有的甚至一点踪迹都没有留下。15年以来,“造城运动”已经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全部卷土重来一次,抹去历史记忆,彼此克隆,使中国城市像蚂蚁一样彼此相像。同时,堆满了罗马花园、意大利广场、美国小镇、英国郡。
世界上只有像杜塞尔多夫(“二战”时候被炸平的城市)、华沙或者唐山大地震后城市才会重建。但是塘沽滨海新区的一次建筑师的高峰论坛曾打出一个主题词——“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后来我专门做了一个演讲,我说城市不能重来,每个城市里有大量的文化遗产,有物质的、非物质的,有地上的、地下的,连街道的名字都是文化遗产。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与建筑师的无能、急功近利、趋炎附势有很大关系。开发商想要建几个好卖的房子,他们就在网上找几个个别的城市热销的房子加以改头换面。作家们、艺术家们会打著作权的官司,但是没有一个建筑师打著作权官司,因为天下建筑一大抄,这样建设出来的城市怎么可能不一样?此外,中国的城市不是线性发展,而是突然变化的,进行的是一场世界城市史上绝无仅有的全国性的“造城运动”,建筑师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有那么快的速度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建筑。
(选自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
【问题】
27.“造城运动”危害表现在哪些地方?
28.造城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中国文化特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
27.(1)破坏历史街区,破坏文化遗产;(2)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彼此克隆,没有特色;(3)城市发展的缺少继承,呈现出突变状态。
28.(1)对文化本质缺乏认识,没有一个应对政策;(2)缺乏正确的城市建设的理念;(3)建筑师的无能、急功近利、趋炎附势。
29.(1)具有多样性,缤纷灿烂;(2)具有生命力;(3)具有人文气质。
【解析】
27.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应审清题干,明确答题的内容和方向;然后浏览文本内容,划定信息区间;最后,在答题区间内找到相关的句子,归纳概括,分条作答。
依据原文“可是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现在这样,600多个城市基本上千篇一律,残余的历史街区已经支离破碎,有的甚至一点踪迹都没有留下。15年以来,“造城运动”已经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全部卷土重来一次,抹去历史记忆,彼此克隆,使中国城市像蚂蚁一样彼此相像”“后来我专门做了一个演讲,我说城市不能重来,每个城市里有大量的文化遗产,有物质的、非物质的,有地上的、地下的,连街道的名字都是文化遗产”“中国的城市不是线性发展,而是突然变化的,进行的是一场世界城市史上绝无仅有的全国性的“造城运动”,建筑师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有那么快的速度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建筑”,从中可以归纳出:首先,“造城运动”使历史街道这一文化遗产支离破碎,甚至了无痕迹;其次,“造城运动”使很多城市彼此克隆,彼此想像,完全没有自己特色;最后,由于建筑师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有那么快的速度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建筑,所有“造城运动”使中国城市的发展不是呈现出线性的发展,而是突然变化。
28.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应审清题干,明确答题的内容和方向;然后浏览文本内容,划定信息区间;最后,在答题区间内找到相关的句子,归纳概括,分条作答。
依据原文“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对文化本质缺乏认识,没有一个应对政策,这是文化所面临的冲击,文化遗产一定会被这种高速的现代化、城市化、旅游化所破坏”可知,“造城运动”在缺乏对文化本质的认识和没有一个应对政策之下,势必会使“造城运动”问题多多,最终导致“造城运动”失败;依据原文第二段和“可是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现在这样,600多个城市基本上千篇一律,残余的历史街区已经支离破碎,有的甚至一点踪迹都没有留下”可知,“造城运动”使很多城市失去了独特性而千篇一律,而中国文化是多样的、缤纷灿烂的,“中国从春秋战国以来的所有文化板块,直到现在还是活着的”,这种没有正确的、统一的规划理念做引导的“造城运动”不可能成功;依据原文“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与建筑师的无能、急功近利、趋炎附势有很大关系”可知,“造城运动”之所以会问题多多,这是与建筑师的无能、急功近利、趋炎附势有很大关系,正是建筑师的所作所为不是以城市的正确、长久发展为基础,才导致了“造城运动”不可能成功。
29.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最后归纳概括,得出答案。
依据原文“本来中国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哪个国家也没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么缤纷灿烂”可归纳概括出中国文化具有多样性、缤纷灿烂的特点;依据原文“中国从春秋战国以来的所有文化板块,直到现在还是活着的”说明中国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依据原文“中国虽然城市破坏很严重,但地域性格还是人文气质的”可知,中国文化具有地域特性、人文气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