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川好《史记》,自谓得子长之神。夫子长之神,即班固且不能知

发布时间:2023年4月30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4024浏览:

【原文】
    震川好《史记》,自谓得子长之神。夫子长之神,即班固且不能知,吾视《汉书》,其于子长文字删削处,皆失子长旨,而后之学《史记》者,句句而摹之,字字而拟之,岂复有《史记》乎?震川独得其神于百世之下,以自奋于江海之滨。当是时,王李声名震动天下震川几为所压乃久而其光益著而是非以明然后知伪者之势不长而真者之精气照耀人间而不可泯没也。顾今之知震川者少,而今之为震川者,其孤危又百倍震川,以俟后之为震川者知耳。
    (戴名世《书归震川文集后》)

【问题】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5处)
    23.本段文字的作者戴名世和文中提及的震川分别属于【    】、【    】两个文学流派。
    24.根据材料,概括戴名世写这段文字的目的。

【参考答案】
    22.王、李声名震动天下/震川几为所压/乃久而其光益著/而是非以明/然后知伪者之势不长/而真者之精气照耀人间而不可泯没也
    23.桐城派    唐宋派
    24.这段文字的创作目的赞美归有光独得《史记》之神,冲破七子的创作藩篱,创作真性情的作品;批评七子的创作为文之伪者;告诫后世学者为“震川”之文的不易。
    【分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句句子大意是:王、李的名声震动天下,震川几乎被他们压制,但是时间愈久他的光芒越加显著,而是非判断也越明显,然后才知道伪装之势不能长久,而有真才实学的人的精锐之气照耀人间不能泯灭。
    (1)找含有主谓宾的独立完整的句子:“王李声名震动天下”,“王李声名”做主语,“震动”为谓语动词;“天下”做宾语,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所以在“下”后停顿。
    (2)找特殊句式:“震川几为所压”是“为所”标志的被动句,是独立的句子,所以在“压”后停顿。
    (3)借助文言虚词:“而是非以明”中,“而”表示与前文的并列关系,故在“而”之前停顿;“然后”表示与前文是顺承关系,在“然后”之前需要停顿;“而真者之精气照耀人间而不可泯没也”中的“而”翻译为“但是”,与前文是转折关系,且和前文结构对称,所以在“而”之前也要断开。
    23.
    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古文,是很多高中生一听就头大的语文难点,而且往往也是众多学生考试当中的“丢分大户”。其实,如果平时学习中能积累一些古文方面的常识,那么试题就会变得简单许多。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考查的是作者所属的流派,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清朝文学家,是桐城派先驱,因后来《南山集》案被杀。近年学界对戴名世的地位重新评价,将其列为“桐城派四祖”之一,所以第一空应填“桐城派”。震川即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所以第二空应填“唐宋派”。
    24.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理解题干要求,然后通读文章,再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归纳。本题要求分条概括戴名世写这段文字的目的。由文中“震川独得其神于百世之下,以自奋于江海之滨”的内容分析可知,本文的写作目的之一是赞美归有光独得《史记》之神。由文中“王李声名震动天下,震川几为所压,乃久而其光益著,而是非以明,然后知伪者之势不长,而真者之精气照耀人间而不可泯没也”的内容分析可知,目的之二是赞美归有光能冲破当时主流派的创作压制,创作真性情的作品,同时对创作为文之伪者进行批评。由文中“顾今之知震川者少,而今之为震川者,其孤危又百倍震川,以俟后之为震川者知耳”的内容分析可知,目的之三是希望后世学者了解创作“震川”这类文章的艰辛和不易。
    【点睛】
    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参考译文】
    震川喜欢《史记》,自认为得到了子司马迁文章的神韵。司马迁文章的神韵,即使班固尚且不能了解,我看《汉书》中,他对子长文章的删减之处,都丢失了司马迁的主旨要义,而后来学习《史记》的人,句句模仿它,字字而模拟它,哪里还会再有《史记》?唯独震川在百世之后获得了他的神韵,在江海边自我奋发以有所作为。在当时,王、李的名声震动天下,震川几乎被他们压制,但是时间愈久他的光芒越加显著,而是非判断也越明显,然后才知道伪装之势不能长久,而有真性情的作品的精锐之气照耀人间不能泯灭。但是现在了解震川的人太少了,而现在创作类似震川这样文章的人,他们的孤立危急程度又是震川的百倍,以此来等待以后做震川之文的人能了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