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窝

发布时间:2023年5月1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曹文生文章ID:74045浏览:

【原文】
    喜鹊窝
    曹文生
    ①黄昏之际,我将三两只羊赶往村外的荒野,对于羊,我不敢轻视,自从它从集市上被父亲买来以后,就孤零零地站着,不吃不喝,只是咩咩地叫,听得人心里难受,后来在故乡【荒草的世界里,它们开始叛变,“此地安,不思蜀”,这羊活成了刘禅】,一旦一只羊没有了骨气,活路就多了起来,可以任意地去乡间的草丛里踏青,在荒原上,它们能尽情地撒欢,能对别处的羊献殷勤,折腾一会儿,这些羊也觉得没了趣味,便安静下来,开始卧在故乡的记忆里。
    ②在羊啃青草或者是卧于树下的时刻,我便少了羊群的束缚,心是自由的,行动也是自由的,我闭上眼躺在草上或者是斜靠在树上,手里的收音机放在一旁,评书《杨家将》正说得淋漓痛快,此刻,我渴望时光慢下来,渴望黄昏再待一会儿。
    ③一抬头,看见远处的鸟窝,在树枝上悠然地卧着,其实这鸟窝被喜鵲挪了三次,每一次都是从一个干死的树枝挪到另一个干死的树枝上,但是从不离开这棵枯树。望过去,光秃秃的,很是显眼,很是凄凉,我也搞不懂这喜鹊的思维方式,这么多繁茂的绿叶,为何非得固守这棵干死的树呢?
    ④喜鹊就这样一直生活着,无论刮风下雨,都没有要挪走的意思,我实在不能理解喜鹊的世界,便翻开古诗去看看喜鹊的行踪,“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说的是文化的喜鹊,这是喜鹊报喜啊!“明月别枝惊鹊”说的是胆小的喜鹊,经不起一丁点惊吓,那么这只喜鹊为何不惧夏雨的暴虐呢?
    ⑤山民是我村的光棍,他家里养活了一群羊,赶着羊,生活也就有了活路,因为羊,我和山民走得很近,没事就说说羊,就像说说这平原上的风、平原上的云朵一样亲切,我们在俗世的安静里活着,有了羊,山民便觉得日子有了奔头,把羊当幌子,便能在乡村里活出一些不同的滋味来。
    ⑥他说,平原上的女人,像月亮。我嘲笑他说,这月亮也是水里的月亮吧,他只是微笑不语,我问山民,你把这么多羊卖了也够娶一个媳妇了,为何如此不开窍呢?山民说,人不如鸟,鸟需要的不多,几粒草籽、几粒麦粒也就够了,但是人不一样,人需要的东西太多,哪像这树上的鸟儿啊,守着这棵枯干的树,从不移情,我心里一颤,谩笑道:“这鸟儿傻呗。”他笑着说:“人才傻呢!没情没谊的家伙。”
    ⑦他指指树上的鸟窝说,这鸟窝里有真爱。那年,我在树下放羊,一场暴雨袭击了整个中原,我躲在这棵树下避雨。后来听见一声响雷,一只喜鹊从这棵树上栽了下来,另一只喜鹊从树上飞下来,在它的尸体上孤零零地站着,看着这被雷电烧焦的爱人,我动了恻隐之心,埋葬了这只被雷电击打的喜鹊,可是这只活着的喜鹊不再迁徙,守着这枯干树,已有三年了,我心里一惊,这鸟窝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个悲戚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角一个睡在地下,一个睡在树上,通过这棵枯干的树感知彼此的温度。
    ⑧我没想到在山民的世界里竟然还留下一片地方,供养着鸟窝,供养着鸟。
    ⑨后来,山民死了。在山民的世界里,他是高贵的,
    ⑩在故乡的平原上,炊烟依旧在村庄的上空飘散。我踩着羊群的身子,如同踩在一片云朵上,在云朵上慢慢飄移,最后飘移到这城市里。【我渴望在城市里遇见一只喜鹤,我不期望太多,只要一个鸟窝即可。】
    (选自2017年第12期《散文·海外版》,有酬改)

【问题】
    12.简要解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后来在故乡荒草的世界里,它们开始叛变,“此地安,不思蜀”,这羊活成了刘禅。
    (2)我渴望在城市里遇见一只喜鹊,我不期望太多,只要一个鸟窝即可。
    13.文章第④段引用写喜鹊的古诗,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4.作者为什么要写山民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15.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

【参考答案】
    12.(1)羊抵制不了荒草的诱惑,安于现状,接受事实,向新主人屈服投降。(2)我渴望在城市寻找到自己的真爱并建立一个幸福家庭。
    13.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或文化韵味);由虚而实,引发读者思考。
    14.山民是喜鹊爱情故事的见证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借山民之口交代喜鹊故事的前因后果,避免了单调的叙述,笔墨更加经济;山民和喜鹊相互映衬,凸显山民高贵的人性之美。
    15.对乡村自由生活的缅怀;对人类无限贪欲的批评;对山民悲悯情怀的赞颂;对喜鹊坚贞爱情的讴歌;对人间纯真爱情的向往。
    【解析】
    1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句子的含义理解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类试题是散文中常考的题型,作答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含义,二是把句子放回到文本中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本题第一句中说的“此地安,不思蜀”就是句子中的关键词汇,作者是在说羊的安于现状的表现,其实是在说社会中人们的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第二句中的关键是在“喜鹊”“鸟窝”这两个词汇有象征意义,喜鹊象征的是爱情和爱人,鸟窝象征的是一个安逸固定的家。
    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写法的赏析和效果的分析的能力。这类试题要注意首先要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分析手法的艺术效果。本题题干文的是:文章第④段引用写喜鹊的古诗,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考生结合对题干的把握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难把握手法是引用,那么文本中引用了诗句,更能增添文本的文化艺术色彩,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分析更加的吸引读者。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情节的安排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一般要抓住文本中情节安排的特点,抓住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把握,或者是抓住文本中写作手法的运用。本题题干问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写山民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首先从情节安排上看,前文涉及到的喜鹊的情节在山民的出现后,更加证实了喜鹊故事的真实性,增添了文段的可读性。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山民是一个追求高尚的农民形象,他对喜鹊的真情所感染,小说让山民的出现就是为了塑造其对真挚爱情的追求的执着形象。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情感主旨评价和赏析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注意抓住小说的情节内容,评价小说中人物的追求,进而才能准确把握小说的情感和主题。本题题干问的是: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本文中有如下情感: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和向往;对山民执着追求真情的歌颂;对像喜鹊一样真挚感情的期盼;对乡村古朴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点睛】
    分析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下文和阅读兴趣、照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是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