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7.下面是2010~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名句考查一览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命题特点。要求:①答出三个特点;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50字。(6分)
类别年份
|
篇名
|
题料来源
|
体裁
|
作者
|
||
初中
|
高中
|
诗歌
|
散文
|
|||
2010
|
《劝学》《马说》《游西山村》
|
2
|
1
|
1
|
2
|
荀子、韩愈、陆游
|
2011
|
《论语》《蜀道难》《醉翁亭记》
|
2
|
1
|
1
|
2
|
孔子、李白、欧阳修
|
2012
|
《孟子·告子上》《师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
|
2
|
1
|
2
|
孟子、韩愈、辛弃疾
|
2013
|
《观刈麦》《阿房宫赋》《赤壁赋》
|
1
|
2
|
1
|
2
|
白居易、杜牧、苏轼
|
2014
|
《离骚》《蜀道难》《春望》
|
1
|
2
|
3
|
0
|
屈原、李白、杜甫
|
【参考答案】
17.【答案】从所选篇目来看,大多出自唐、宋名家名篇,重复的几率较小;从体裁来看,对于诗词和散文的考查较均衡;从题料来源来看,考查重点由初中教材转向高中教材。(每点2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材料是表格,首先审题,明确要求,“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命题特点”“答出三个特点”“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少于50字”。然后借助题干明确图表反映的对象,“2010~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名句考查”,接着就要抓住表格中的数据,明确特点。表格中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题料来源,二是体裁,三是作者,四是篇名。此时应纵向的比较及数据变化较大的方面。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