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晚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注)。
窗下日长多得睡,尊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
【问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虽然选择了“舞燕”“啼莺”两个意象,但呈现出的依旧是缺乏生机的萧瑟荒园之景,“懒追随”说明诗人无兴致。
B.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C.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
D.这首诗描写景物,作精雕细刻,形神兼备;描写心境,只是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16.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此联的妙处。
【参考答案】
15.D
D项,“描写景物,作精雕细刻,形神兼备”错。这首诗短小的篇幅内描写了多个景物意象,不管是首联的“舞燕”“啼莺”还是尾联想象的“春涨”“小舟”“垂柳”,作者没作精雕细刻,而是意会即止。
故选D。
16.①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②用典。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③以景结情。诗人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