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热正持续升温,我们欣喜地看到,( )。与此同时,我国几千年传统语文教育中—些符合汉语学习规律,【 】的方法与理论也被语文教育研究者重新擦亮,开启了现代语文教育的寻根之旅。事实上,在语文教育现代性【 】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一直在场。语文教育现代价值的诉求,或宣称“新”的东西,在语文教育传统中有很丰富的资源,只不过长期被【 】,没有被挖掘罢了。
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白话取代文言成为现代书面语主流的历史必然性,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语文教育的革命厥功至伟。【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使其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精神,绝不能照搬与照抄,毕竟现代教育的目的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或者盲目复古都是行不通的。对传统语文教育知之愈全、愈深,才能用之愈当,我们要避免语文教育上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避免对传统语文教育的过度阐释和过度开发。
【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行之有效 建构 遮蔽 刻舟求剑
B.立竿见影 建构 遮掩 扬汤止沸
C.行之有效 建设 遮蔽 刻舟求剑
D.立竿见影 建设 遮掩 扬汤止沸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是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使得不少语文教师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B.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需要语文教师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的。
C.不少语文教师以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D.不少语文教师被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激发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B.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使其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C.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D.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使其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参考答案】
17.A
试题分析:立竿见影: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词意指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多用于描述某种具体措施能立刻见效。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建设:建立、设置,建构: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对于“语文教育现代性”应用“建构”。遮蔽:遮挡;挡住某物不易显露,可用于抽象的事物。遮掩:掩饰、隐瞒,常用于具体的事物。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徒劳无功,达不到目的;扬汤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8.C
试题分析:综合本文两段段意,旨在论述语文教育中应辩证继承文化传统。根据上文“我们欣喜地看到”,下句应以“语文教师”为陈述对象,陈述的内容为目前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故选C项。
19.D
试题分析:承接上文,句子的主语应该为“它”,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因而”强调因果关系,“从而”也表示因果关系,但更侧重强调事情的结果或者进一步的行动,故而应用“从而”更恰当;“普及化”“大众化”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