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北宋·苏洵《名二子说》)
【问题】
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3.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字【 】;苏辙,字【 】。(2分)
24.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分别有什么用意?(2分)
【参考答案】
22.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评分建议】6分。画对1处得1分。画斜线超过6处者,先计算答对的处数,再减去多画的处数,然后计分,直到减至0分。
23.子瞻 子由(每空1分)
24.取名“轼”,希望他从车轼中懂得“外饰”,不要过于张扬、外露;取名“辙”,希望他像车辙一样“善处乎祸福之间”,平安、远祸。(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