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

发布时间:2023年7月29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6735浏览:

【原文】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今之叔孙通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惧,顿首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世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帝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曰,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有文集十卷。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

【问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B.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共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C.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D.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顿首是古代一种礼节,以头叩地而拜,也常用于书信表奏,表示致敬的客套语。
    B.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文中窦氏家族在汉朝和后魏都贵为外戚。
    C.凤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文中代指后宫,与“归去凤池夸”中的意思相同。
    D.关东在古代说法不一,通常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近现代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威偏好文史,通晓礼仪。他喜爱文史,被讥为“书痴”,著有文集十卷;他叁与制定朝廷典制,被称为“今之叔孙通”。
    B.窦威行事执着,坚守原则。虽然个人做法受到兄长们质疑,但他却笑而不答;杨秀征召他,他因杨秀常不讲礼仪称病归田。
    C.窦威位高权重,深受宠信。他贵为皇亲国戚,官至内史令;博学多识,奏事时仪态大方,多引古事,高祖常与其促膝而谈。
    D.窦威为官谨慎,深享哀荣。因外戚身份,他小心为官;在他患病时,高祖亲临探视,去世后,高祖让太子及百官前去送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
    (2)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参考答案】
    10.C
    11.C
    12.B
    13.(1)窦威任期届满后应当升迁,他却坚守原职不愿调任,任秘书郎一职十多年,他的学问更加广博。
    (2)窦威几经升迁至内史舍人,因为多次陈述朝廷得失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改任为考功郎中,后来因事获罪免职,返回京城。
    【参考译文】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是太穆皇后的堂兄。父亲窦炽,是隋朝的太傅。窦威家世代都是功臣显贵,几位兄弟都崇尚武艺,而窦威专心研习文史,意志专一,自我坚守。兄长们都嘲笑他,称他是“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主持科举,窦威在考试中考中甲科,被授予秘书郎的官职。窦威任期届满后应当升迁,他却坚守原职不愿调任,任秘书郎一职十多年,他的学问更加广博。当时各位兄长都因军功官运通达显贵,交往结识豪门权贵,家中宾客很多,但窦威仍是职掌闲散事务。各位兄长又对窦威说:“过去孔子积累学问成了圣人,仍然生活窘迫,在当时漂泊失意到那样的地步,你效仿这种做法,又想追求什么呢?功名地位不显达,原本也应该是这样了。”窦威笑笑没有回答。过了很久,蜀王杨秀征召他担任记宣一职,因为杨秀做事大多不遵守法律,窦威自称有病返回乡里。等到杨秀被废放逐后,他幕府中的官员大多获罪,只有窦威因为有先见之明而得到保全。大业四年,窦威多次升迁至内史舍人,因为多次陈述朝廷得失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改任为考功郎中,后来因事获罪免职,返回京城。高祖进入关中,征召窦威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一职。
    当时军队刚刚建立,五礼(指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被荒疏废弃。窦威博学多识,熟悉很多以往的礼仪,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都是他制定的,禅让继位的文书他也大多参与起草。高祖常对裴寂说:“窦威就是如今的叔孙通啊。”武德元年,窦威被任命为内史令。窦威奏议时仪态文雅大方,多引用古事进行说明,高祖非常亲近器重他,有时将窦威领到卧室,常常与他促膝而谈。又曾经对他说:“过去周朝(北周)有八柱国的显贵官位,我和您的家人都担任过这一官职,现在我已是天子,您是内吏令,我们本源是相同的,只是衍生出来的末流不同,竟这样不平等了。”窦威害怕,叩头拜谢说;“臣的家庭以前在汉朝时做过两次外戚,到了后魏,三次成为外戚,陛下您成为了皇上,我家又出了皇后。臣又攀附成为外戚,忝列朝廷,自认为是滥竽充数,早晚都很谨慎害怕。”高祖笑着说;“近来见关东人和崔氏、卢氏结亲,还自我夸耀,您家世世代代是帝王的亲戚,不也很高贵吗!”等到窦威卧病时,高祖亲自前去探望。不久,窦威去世,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留下遗言让家人简单安葬他,谥号是靖,赠同州刺史,追封为延安郡公。下葬那天,高祖下诏让太子及百官一起前去为他送葬。留有文集十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