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夜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5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罗隐文章ID:76841浏览:

【原文】
    长安秋夜
    罗隐①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②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注】①罗隐: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应进士试,总共考了十多次,最终铩羽而归。②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句以天子比有道的羲皇,表达自己对踏入仕途有过幻想,暗含后悔之意。
    B.颔联以“风霜”作喻,意指自己应试时因为朝中无人而受到的冷遇与打击。
    C.颈联描绘出客居夜读与异地思家的情境,抒写自己多年在长安生活的凄凉境况。
    D.这首诗以“长安秋夜”为题,通过在长安秋夜的所见所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E.全诗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又有对现实情景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情感饱满。
    15.本诗以“九衢双阙夜苍苍”作结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4.DE
    15.①寓情于景,通过描写苍黑夜色,寄寓自己年华已老、羁旅思乡和一事无成的凄凉、绝望和愤恨之情;②照应首联,表现报效朝廷的理想破灭后对黑暗现实的觉悟;③象征,以“双阙夜苍苍”象征朝廷的黑暗。
    【解析】
    14.试题分析:D项,“所见所闻”有误。本诗的情感主要是通过诗人对长安秋夜的感受与联想来抒发的。E项,“相互映衬”赏析有误。本诗通过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来映衬眼前悲凉的境况,并没有“相互映衬”。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市局的作用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明确诗句的内容是景物描写,应该是以景结情,结尾一般和情感有关,同时注意结尾和首联的照应。
    点睛: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开头,注意从以景结情、照等角度分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