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

发布时间:2023年8月15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6848浏览:

【原文】
    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也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一位学者在美国考察时,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允许他在库房里对感兴趣的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赠送了一些玉璧的原版彩色照片。这位学者想在书中使用相关素材,致信征询,馆长表示“很高兴在你的书里用了一些佛利尔收藏玉器(照片)”。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尊严”。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才无愧于近600年积淀。可以说,从实物到数字,从文物修复到展示,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这是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着的文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这样的震撼,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好。现代景观社会,各种“奇观”炫目,目迷五色却难以静心,思想容易扁平化。这个时候,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让心灵和生活都更加丰盈;更有利于涵养时代的文化水位,让时代和社会都更加丰厚。这又何尝不是对美好生活、全面发展所需?
    《文心雕龙》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在古人看来,人可以用内心感知天地之道、世界万物,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时,便容易产生文学、艺术,最终积累成文化、文明。但别忘了,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对文化的一次触摸不能空无对象。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打开经典的书函,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
    (摘编自李洪兴《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宫博物院、国家典籍博物馆等机构展出精品,让人们与经典的距离越来越近。
    B.历史文物珍贵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被人欣赏、研究、传承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C.面对作为文化结晶的历史文物,很多人会思考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D.在“奇观”炫目的现代社会中,只有近距离接受文化经典,才能让思想不扁平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打开文化”的举措论证了历史文物在当下社会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B.文章讲述佛利尔美术馆的故事,意在论证中国文物的开放程度有待提升的观点。
    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在于阐明文物的开放度越高,文化遗产才能更有尊严。
    D.馆藏文物不仅要“传诸后世”,也要“传诸众人”,是文章展开论述的立足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物馆开放区域的大小、展出文物的多少影响着文化的开放程度和文化辐射力。
    B.在文物中涵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是个人对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的需求之一。
    C.现代人如果借鉴古人感知天地万物的方式,就会产生文学、艺术,积累成文化、文明。
    D.历史文物是人们审美感知的具体对象之一,只有开放馆藏才可能用文化滋养时代心灵。

【参考答案】
    1.A(B理解有误,参见原文“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C对象分析有误。原文是“文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D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
    2.B(根据第3段的论证思路,讲述佛利尔美术馆的故事,是为了论说“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这一观点)
    3.C(“就会产生文学、艺术,积累成文化、文明”错。原文的表述是,“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时,便容易产生文学、艺术,最终积累成文化、文明”,重在强调“容易产生”,并不是“就会产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