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并引》引言中的“戏咏”,该如何理解?请简析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5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78928浏览:

【问题】
    15.黄庭坚《题竹石牧牛并引》引言中的“戏咏”,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简析。
    题竹石牧牛并引①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②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③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②伯时:指李公麟。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③野次:野外。

【参考答案】
    15.①本诗用轻松玩笑的语气做诗抒情,语言幽默风趣。如“峥嵘”本用以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拿来指称石头,写怪石嶙峋特立的状貌;牧童虽未加任何修饰语,而称之为“阿童”,稚气可掬;尤其是以“觳觫”一词代牛,写老牛在鞭子催赶下不免步履蹒跚的样子。②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到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含讥刺时政之寓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其它看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每点3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