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地震是人类遭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爆发性最强,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预测、预报一直备受关注。地震预报是政府以减少公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标,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责任行为。因此,【 】。在各省市,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省政府,在北京,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国务院。如果把地震看成地球上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 】。既然有规律,就应该能够被认识;【 】。因此,如果问到:人类何时能够预测、预报地震?这一天虽然还遥远,但非无期。
【参考答案】
①地震预报是有发布权限的(或“地震预报的主体只能是权威的政府部门”)
②那么地震就应该遵循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或“而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是有规律的”)
③但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若干阶段。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地震”,第一处,前面说“地震预报是政府以减少公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标,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责任行为”,“因此”表示后面是结论性的内容,再看后面“在各省市,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在北京,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可见此处是说“地震预报是有发布权限的”,或者说“地震预报必须由权威的政府部门”来发布。第二处,前面说“如果……”,此处是表示假设,应使用“那么……”的句式,再结合后面“既然有规律……”,可见此处是说“地震应遵循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第三处,前面说“有规律,就应该能够被认识”,但后面说“这一天虽然还遥远,但非无期”,可见此处应是说这种规律的认识还要经过若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