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6.叶嘉莹评价辛弃疾《水调歌头》“此词以旷达的风貌,隐含悲愤讥刺之情”,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水调歌头
辛弃疾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①,故前章及之②。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④。余发种种⑤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注:①兴门户之叹:为朝中权贵各立门户、互相倾轧而叹息。
②故前章及之:所以在词的上阙提到这件事。
③貂蝉贵客:指当朝权贵王公明。
④“孙刘辈”三句《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辛毗传〉》: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毗正色曰:“主上虽未称聪明,不为暗劣。吾之立身,自有本末。就与刘、孙不平,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何危害之有?焉有大丈夫欲为公而毁其高节者邪?”
⑤种种:头发短少稀疏貌。
【参考答案】
16.旷达:(2分)
(1)词的上阙“人世竟谁雄”,表达了诗人对生前显赫,死后立“高冢”,终不能世世称“雄”的权贵的蔑视,体现了诗人的旷达心境。
(2)“一笑出门去”,诗人化用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明诗人宁可不为高官,也不曲附权贵的洒脱旷达。
(3)“千里落花风”,诗人落花美景由宴前而宕开无际,意境开阔,表现出诗人不虑俗情的潇洒放逸,可见其旷达风貌。(以上三点,任答一点,即得2分)
讥刺:(2分)
诗歌下阙“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二句,诗人明写自己衰老憔悴,任凭朝中权贵结党、大兴门户,实则是对门户倾轧的讽刺。
悲愤:(2分)
“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诗人表面说自己毫无建树,想要归隐;实则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