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6.阅读下面《论语》中三段文字,按要求答题。(10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问题】
⑴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译文:
②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译文:
⑵阅读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话概括孔子对富贵和贫贱的态度。(4分)
答:
【参考答案】
(1)①君子如果丢弃了仁德,又怎么能成就他的名声呢?
②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2)要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财富和地位,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