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补写:古人取“名”“字”颇有讲究,“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

发布时间:2024年1月19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2655浏览:

【问题】
    21.请结合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应。要求内容贴切。写作对象请在参考人物中选取。(4分)
    参考人物:韩愈、诸葛亮、周瑜、辛弃疾
    古人取“名”“字”颇有讲究,“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互为表里。名与字含义或相同相近。如: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牢之意,同显意志之坚;①【    】。或相反相对。如:②【    】;朱熹,字元晦,“熹”与“晦”一明一暗,含哲理之思。或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如:贾岛,字浪仙,由岛联想到浪花的洁白自由;关羽,字云长,由鸟羽联想到浮云的飘逸无拘。

【参考答案】
    21.示例:①周瑜,字公瑾,“瑜”和“瑾”均为美玉,彰显品性之洁(2分)
    ②韩愈,字退之,“愈”与“退”一进一退,含中庸之韵(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