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话题,

发布时间:2024年2月6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2906浏览:

【原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话题,x-j-p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音乐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民族艺术智慧,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文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具有特殊的美育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审美修养的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心与乐的相通相融,追求音响的虚淡空灵,讲究韵味的深邃悠长。通过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如箫、筝、笛等民族独奏乐器因其清丽婉转的音色特点,适于表现悠闲淡泊的审美情致。京剧、昆曲、越剧等戏曲剧种,其唱腔唱词、伴奏乐器、服饰舞美等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活动也都渗透着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如蒙古族音乐的悠扬高亢、维吾尔族音乐的热情奔放、侗族大歌的委婉质朴。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审美修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理想人格的养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好的音乐不仅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涵养性情,对社会精神风尚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孔子的教育哲学中,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音乐建立和维护社会统一、宜人的法定秩序,最终实现社会的“大治”。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这种品格与文人雅士的精神志向息息相通,因而修习古琴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留下了如《高山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等大量优秀作品。传统音乐的学习,能让学生与优秀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产生共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励精神,温润心灵,进而培养起对人类、自然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理想人格养成的目标。
    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心理和行为上的认可、接受和融入,它可以使人们在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都是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文化认同内容。我国的传统音乐如同浩瀚的海洋,单就民间音乐而言,56个民族保存了丰富的歌种、乐种、曲种、剧种等,而每个种类又有多种多样的乐器以及乐队组合、唱法和奏法等表现形式,现已收集到的民间歌曲有约30万首,器乐曲约200种,这些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大量文人音乐、宫廷音乐与宗庙祭祀乐等音乐资源。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摘编自许冰《传统音乐教育如何传承“乐感”文化》)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B.学习传统音乐,在心与乐的相通相融中增强对音乐的感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C.文化认同就是人们对本国传统文化在观念、心理和行为上的认可、接受和融入。
    D.中国传统音乐指各民族的民间歌种、乐种、曲种、剧种等及其多样的表现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首段从国家、民族的高度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全文立论的背景。
    B.文章在总体上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殊的美育价值。
    C.文章列举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地方剧种的唱腔唱词,论证了传统音乐博大精深。
    D.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证传统音乐的美育价值,逻辑上是逐层深入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承并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既有助于学校美育教育,也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B.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活动都渗透着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文化内涵。
    C.《高山流水》《阳关三叠》等古曲在今天仍然可以发挥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涵养性情的作用。
    D.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懂音乐的人往往比不懂音乐的人道德水平高,人生态度更积极乐观。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根据第二段,应是“音乐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C项,“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心理和行为上的认可、接受和融入”并不完全是“对本国传统文化”。D项,根据最后一段“各民族的歌种、乐种、曲种、剧种等”是“单就民间音乐而言”的,“这些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大量文人音乐、宫廷音乐与宗庙祭祀乐等音乐资源”
    2.【答案】C
    【解析】C项,“论证了我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错,列举的目的是为了论证“通过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3.【答案】D
    【解析】D项,“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是孔子的理念,表明音乐对道德养成有作用。但道德水平和人生态度受多方影响,并不必然和音乐水平有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