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苏轼《满庭芳》结尾“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蕴含了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3月1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3269浏览:

【问题】
    15.苏轼《满庭芳》结尾“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结合全词分析此感情产生的原因。(6分)
    满庭芳①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②,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③。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④。
    注:①本词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当时朋友多怕受牵连而有意疏远,令他备感世态炎凉。②摐摐:形容雨声。③残釭:残灯。④逢逢:形容鼓声。

【参考答案】
    15.【答案】第一问: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留恋之情。行人未起,别离的船鼓就已经响起,仿佛在催促一般,从而表达了苏轼心中的惜别之情。(2分)
    第二问:①词人对王长官很仰慕。询中词人以经冬不凋的“苍桧”、竹坞、松窗等代表正直刚毅的景物烘托了王长官正直耿介,性格刚毅的隐士形象。(2分)
    ②词人与王长官相处中情投意合。词中词人写了自己与客人畅谈,整整一夜,把酒都喝完了。(2分)
    【评分细则】第一问,句子分析1分,情感正确1分。第一问,第①个原因关键词“仰慕”1分,分析1分;第②个原因的关键词“情意相投”(或互为知己)1分,分析1分。考生如有其它答案,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