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发布时间:2024年3月11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赵彦端文章ID:83480浏览:

【原文】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①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注】①赵彦端:宋代词人。几十年从宦生涯。飘泊流离。这首词大概是在晚年旅途上所作。管倅是他的友人。

【问题】
    14.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憔悴”二字写出二人容颜的瘦弱疲惫,“天涯”则点出二人相隔之远,“情如故”则点明二人久别重逢,情谊如同当年。
    B.故人在漂泊的途中相遇,可谓“他乡遇故知”,可惜相聚短暂,转眼离别。“何遽”二字意思是“多么匆忙”
    C.《阳关》指古曲《阴关三叠》,好友重逢,理应畅叙离情,如今却不能如愿。聚散匆匆。怎能不伤怀,悲切!只能唱一曲以遣情杯。
    D.“行人”指漂泊的游子,我与朋友都是命运不由自主的“行人”,羁旅他乡,还要送别友人,一个“更”字道出这非同一般的送别和愁怨之深,
    E.“愁无据”指愁绪无边。本词借与友人相遇又分别的描绘表现了文人坎坷的命运,全诗充满悲凉幽怨的情感,毫无亮色,读之令人路然神伤。
    15.从写景、抒情和构思的角度赏析“寒蝉鸣处,回首余阳暮”二句的妙处。

【参考答案】
    14.AE
    15.①写景角度是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寒蝉鸣”为听觉,“斜阳暮”为视觉。
    ②抒情角度是寓情于景。凄切的蝉鸣和黯淡的斜阳烘托了诗人浓重的愁情。
    ③构思角度是以最结情。结尾不直抒胸臆而以最物描写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相象的空间。
    【解析】
    14.试题分析:题干是“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是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项,“憔悴”也指二人处境困苦。“天涯”此外指他乡。E项,“毫无亮色”不准确,“故人相遇情如放”表现了故人相遇的喜悦。
    15.试题分析:题干是“从写景、抒情和构思的角度赏析“寒蝉鸣处,回首余阳暮”二句的妙处。”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本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从中找出关键词句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如“寒蝉”“斜阳”“暮”都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以此来烘托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浓重、凄苦的心情。“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这无边无际的愁苦,该怎样形容呢?词人巧妙地将它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寒蝉鸣”为声,“斜阳暮”为色;“寒蝉鸣”为听觉,“斜阳暮”为视觉,这样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或者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中用凄切的蝉鸣和黯淡的斜阳烘托了诗人浓重的愁情。答题时,从景物描写方法的角度、情感抒发的角度和构思角度来作答。
    名篇名句默写。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