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陈应松《村庄是一蓬草》中情感的缓与急,是巧借人称转换完成的

发布时间:2024年3月29日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3787浏览:

【问题】
    6.陈应松《村庄是一蓬草》中情感的缓与急,是巧借人称转换完成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6.(1)第①—②段多用第三人称的手法,以一个旁观者的客观和冷静写出了村庄的特点。“当雷暴出现的时候,它就趴在泥泞里,披头散发,簌簌发抖。”这是一种“推远”,是一种审视,这时作者尽量保持一个旁观者的客观和冷静;
    (2)第③—⑤段多用第二人称的手法。“说吧,村庄,说吧,野草,为什么你一言不发?”这是一种“拉近”,是作者情感不可遏抑的爆发。
    (3)第⑥段多用第三人称的手法,“我”的亡灵被拽回,村庄像一蓬草,在目送“我”远走的天的尽头,摇曳着,沉入夕阳,表现了我对村庄的惋惜和无奈、依恋和不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