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纪昀评陈与义《道中》“夷犹有致”。本诗在摄相取景、选声配色方

发布时间:2024年6月17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17日作者:未知文章ID:84782浏览:

【问题】
    16.纪昀评陈与义《道中》“夷犹有致”。本诗在摄相取景、选声配色方面力避前代诗人山水行旅诗的惯常蹊径,它落笔淡远,寄兴深微。请结合全诗对此特点做简要分析。(6分)
    道中
    陈与义
    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
    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
    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
    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注]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陈与义离衡岳,去邵阳妻族周氏处,道中所作。是年,陈与义年41岁,自靖康元年(1126年)避乱南奔已有五个年头。

【参考答案】
    16.(1)诗歌“落笔淡远”,缘于选取的意象,如“曲折的溪水、盛开的桃李、越冬的草芽、高下起伏的原野,处处可见的人家烟火”等,宁静淡雅,一派平和气象。
    (2)时局动荡不安,诗人写此诗时,正避乱南奔,颠沛流离。所以诗中和平宁静的景物描写,恰与客子流荡无归的际遇相对照。
    (3)诗歌寓情于景,字面虽全是客观写景,却把忧危愁苦、急剧跳动的忧国之心寓于景中,含蓄深婉,耐人寻味。
    (6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