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朱熹《水口行舟》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朱熹的诗往往富有理趣

发布时间:2024年9月13日更新时间:2024年9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85731浏览:

【问题】
    9.朱熹《水口行舟》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朱熹的诗往往富有理趣,那么本诗与其《观书有感》(其一)所蕴含的道理有何不同。(5分)
    水口行舟①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①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

【参考答案】
    9.手法: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不给分),由景及理;借助自然界景观的描述,表达作者的人生感悟。②对比(写“对照”、“呼应”不给分),昨夜夜黑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之景与今朝两岸青山绿树、充满生机形成对比。(答对一种手法给1分,共2分)
    本诗哲理示例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哲理示例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有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观书有感》(其一)哲理示例: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答对不同点给2分,有分析给1分,共3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