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第三联诗人想象南下途中所见,结合诗句分析“静”“宽”两字妙处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4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4日作者:未知文章ID:86537浏览:

【问题】
    15.第三联诗人想象南下途中所见,请结合诗句分析“静”“宽”两字的妙处。(6分)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①
    刘长卿
    又过梅岭②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注:①此诗是刘长卿将要赴任南巴时所写。公元760年他因刚直犯上被贬岭南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却,再;苏台,指苏州。②梅岭,即大庾岭,位于江西省大庾县南,为往来岭南、岭北间的交通要道,岭上植梅。

【参考答案】
    15.“静”字表现湘水宁静的气氛,进一步突显猿声的凄切,令诗人倍感孤寂、凄凉。“宽”字表现洞庭湖的浩渺,进一步突显路途的邈远,前景的迷茫。(每字分析景物特征1分,指出深层的内涵2分,共6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