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月”这一意象,对表情达意有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2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86664浏览:

【问题】
    16.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月”这一意象,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注】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已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于浔阳。

【参考答案】
    16.①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②以眼前之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之苦;
    ③将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