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于振海网 > 问答 >

柳中庸《听筝》颔联在表达效果上和《听颖师弹琴》的“浮云柳絮无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4日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4日作者:未知文章ID:86818浏览:

【问题】
    16.柳中庸《听筝》颔联在表达效果上和《听颖师弹琴》的“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此加以分析。(6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参考答案】
    16.相同点:(2分)
    两首诗都运用通感(比喻)手法写声音,把听觉和视觉沟通起来,用视觉获得的形象美,形容听觉所体会的音乐美,把无形的音乐描绘得惟妙惟肖,宛然可见。(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不同点:(4分)
    ①柳诗写筝声像柳条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②韩诗写音乐像浮云和柳絮,表现了音乐的飘逸婉转悠扬,展示了高远阔大的意境,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每点2分:理解1分,意境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