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1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88835浏览:

【原文】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优游,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①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②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③。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④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注】①辜榷,垄断。②评取:评,凭,仗势;取,拿走,抢走。③浮屠事,佛教礼仪。④文德不押班事:文德殿,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问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    私:偏爱
    B.此事不宜优游    优游:犹豫
    C.丁父忧    丁:遭逢
    D.今为陶绌奎    绌:通“黜”,揭发……短处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B.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C.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D.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奎博览群书,通过科考担任了大理寺丞,并在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兵变时,向仁宗皇帝上书解读了引起兵变的天气征兆,皇帝对此深信不疑,因此非常器重他。
    B.彭思永论事时,皇帝想知道有关举报信息的来源,吴奎提出了反对意见,理由是如果查到报信人的名字恐怕再没有人敢提供举报信息了。
    C.至和三年的时候,皇帝想了解朝廷内外的意见,此时吴奎提出不能因为确定皇太子的事而影响到君主的圣明资质。
    D.虽然经过司马光的劝谏,吴奎没有立刻被皇帝外调到青州,可最终还是因韩琦被免去相位而出任青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
    (2)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参考答案】
    4.D
    5.B
    6.A
    7.(1)如果在匆忙急促的时候,大权旁落,记录在史册上,被万代后人叹惜愤恨。
    (2)我曾与王安石一起兼任州郡长官(领管州郡,或是:同时担任牧守),看到他常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且自以为是,所做的事情迂腐不切合实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西村

    【原文】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

  • 吴冠中与河北李村

    【原文】 吴冠中与河北李村 周喜俊 上世纪70年代初,吴冠中所在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全...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

  • 赠从弟

    【原文】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

  • 看不见的路

    【原文】 看不见的路 杨犁民 ①有些路,是作为人类的我们看不见的。 ②下过一场雨,地...

  • 宿新市徐公店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