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五芳斋肉粽、金华火腿、德州扒鸡、北京烤鸭……这些【 】的中华美食,都是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宝贝,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舌尖上的“非遗”。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各类国际性重大活动中【 】,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非遗”体现中国价值、承载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传播、广泛欣赏。【 】2019年9月,我国已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正如x-j-p总书记所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 】,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问题】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脍炙人口 脱颖而出 截至 穷兵黩武
B.耳熟能详 崭露头角 截至 穷兵黩武
C.耳熟能详 崭露头角 截止 兴师动众
D.脍炙人口 脱颖而出 截止 兴师动众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仅“非遗”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
B.不仅“非遗”承载中国价值、体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
C.“非遗”不仅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
D.“非遗”不仅承载中国价值、体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被广为欣赏、广泛传播。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可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B.应该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变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C.可以说,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已经变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D.因此说,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参考答案】
17.【答案】B
【解析】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诵,此处使用对象不当。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崭露头角: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合语境。
“截至”意为“截止到(某个时候)”,后常接具体时间。“截止”意为“到一定期限停止”,为不及物动词,一般放在时间名词之后。
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兴师动众: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18.【答案】C
【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非遗”是两个分句的主语,应位于“不仅”之前;成分残缺,“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一句中“世界”前缺少了介词“与”。B项关联词位置不当,“非遗”是两个分句的主语,应位于“不仅”之前;语序不当,“承载中国价值、体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应为“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D项语序不当,“承载中国价值、体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应为“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成分残缺,“还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一句中“世界”前缺少介词“与”。
19.【答案】A
【解析】B项补写的句子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应该”用于建议,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应该说”一词不恰当:“变为”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此处不恰当,C项根据上文,主语应该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D项为推断句,与上文意思不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