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四合院风情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4日更新时间:2025年8月14日作者:林徽云文章ID:90598浏览:

【原文】
    老北京四合院风情
    林徽云
    林语堂先生在《动人的北平》中写道:“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他是一个理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呼吸之地;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媲美。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随着城市改建,老北京四合院消失得越来越多,只有少数一些片区被保护下来,有幸住过四合院的人都不会忘记它的好。四合院通常门脸不大,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环境安静优雅,自然古朴。院子通常花木扶疏,一到春夏就姹紫嫣红,温馨清香。北京的大型四合院,像以前的王府和有钱的大户人家,院子里都要种牡丹、玉兰、海棠,春天就赏玉兰、海棠、牡丹、芍药,到了金秋则赏菊花、桂花等,像以前的恭王府、现在宋庆龄故居里的西府海棠,花开之时,如云蒸霞蔚,也算是京城一绝。
    小户人家的四合院就没那么讲究,大抵牡丹、玉兰、海棠太贵气,普通人家压不住,多在院子里种些月季、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最常见的是丁香花,因为丁香极容易繁殖,春天从母株旁挖出从根部滋生出的小株另栽即可,即种即长。北京丁香常见的有紫、白两色,丁香开花时花香馥郁,开花季节常常满院清香。还有一种特别的丁香叫做“暴马丁香”,花期要比紫、白丁香的花期晚,五月中下开黄白色的花,“暴马丁香”算是佛门圣树,我国一些寺院中都用“暴马丁香”来代替佛门圣树“菩提树”,所以把丁香种在院子里也算是有菩萨保佑、得道成佛的意味了。
    老北京四合院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意境,院落搭建天棚,既可遮阴,也可观赏藤萝美景,紫藤多种在院子西南角。春季开花时,芳香四溢,花呈坠挂状,花色以蓝紫色和淡紫色为主,花开时坐在紫藤架下赏花品茶,谈古论今,甭提多惬意了。夏季炎热,骄阳似火,在藤萝架浓荫下乘凉,顿时进入清凉世界,暑汗全消。南城宣武很多古代文人故居四合院里多有名藤,最著名当属纪晓岚故居门前的紫藤,紫藤为纪晓岚所植,已有三百年历史,他在《阅微草堂笔记》写到此藤:“其荫覆院,其蔓旁引。紫云垂地,香气袭人”。老舍先生在纪晓岚故居改造的“晋阳饭庄”吃饭时,也曾写诗云:“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厅几许,庭前十丈藤萝花”。
    南城老区大杂院多,住的多半是小百姓,通常一个院子有好几家人杂居,大家挣钱不多过着平常生活。日子平平淡淡也有岁月真情,平常邻里邻居互相帮忙,互相照顾老人孩子,没事串个门吃个百家饭。大杂院里花木不多,多半有几棵槐树月季,各家堆积的杂物箱子和自行车占了院子的大半面积,院子里房间多半也没翻修,上洗手间只能去院外的公共厕所,洗澡要去公共浴室。
    而东城西城一带的四合院经过现代化翻修,房间各种洗浴设备齐全,比高级公寓更好的是环境清幽,还有花木扶疏的大院子,地上的房间冬暖夏凉,透明大玻璃窗的采光特敞亮,廊柱上的雕花图案各异,精美异常,由专业技工绘制而成,绝非普通人家可有。待到春夏,院子里玉兰海棠盛开,香气阵阵;待到寒冬,白雪覆盖,一片洁白衬着红墙碧瓦,腊梅清香阵阵,混着书香墨香沁鼻,这里文艺又清贵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皇城京味。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问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直接引用林语堂在《动人的北平》中的文字来表现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
    B.文章点明了老北京四合院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饱含作者惋惜之情。
    C.老北京四合院的门脸通常都不大,但人们大多会在院子里种植花草树木,四季景致不同。
    D.北京南城老区有一种大杂院,小百姓常杂居其间,在平常生活中往往体现出邻里深情。
    5.文中写纪晓岚故居的紫藤、老舍的诗有什么作用?
    6.简要概括文本中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

【参考答案】
    4.B
    5.①用紫藤作为典型证明老北京四合院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的意境。②突出老北京四合院的悠久历史。③突出老北京四合院浓郁的文化气息。
    6.①环境安静优雅,自然古朴。②杂植花木藤萝,意境清幽。③或平淡见真情,或文艺有京味。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B项,“饱含作者惋惜之情”不准确。
    【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中写纪晓岚故居的紫藤、老舍的诗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分析散文中物象和引用诗句的的作用。通读全文,精读第四节文字。第四节是介绍老北京四合院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意境,院落搭建天棚,既可遮阴,也可观赏藤萝美景。接着描写了紫藤盛开时的美丽芳香,,在藤下赏花品茶,谈古论今的文化品位,以及浓荫下乘凉的生活惬意。最后写到了古代文人故居四合院里多有名藤,最著名当属纪晓岚故居门前的紫藤,紫藤为纪晓岚所植,已有历史悠久。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介绍,一线了文化味浓郁。最后引用老舍的诗句更突出了老北京四合院浓郁的文化气息。本题抓住段意,从紫藤营造的意境、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气息这三个方面分点回答即可。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简要概括文本中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首先要关注标题:本篇散文的标题是“老北京的风情”,中心词是“风情”,写的是“北京”,而北京民居的代表是“四合院”,那么所写的自然是“四合院的风情”。梳理文章的思路:“风情”表现在哪了呢?作者抓住“风情”二字,先介绍了“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菜蔬新鲜”。在写到四合院的特点,“四合院通常门脸不大,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环境安静优雅,自然古朴。院子通常花木扶疏,一到春夏就姹紫嫣红,温馨清香。”接着分别描写了“院子里都要种牡丹、玉兰、海棠,春天就赏玉兰、海棠、牡丹、芍药,到了金秋则赏菊花、桂花等”,花开之时,如云蒸霞蔚,也算是京城一绝。还有“小户人家的四合院……多在院子里种些月季、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最常见的是丁香花”。然后写到了“老北京四合院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意境,院落搭建天棚,既可遮阴,也可观赏藤萝美景”。最后写到“南城老区大杂院”里其乐融融的平常人家的生活以及“东城西城一带的四合院经过现代化翻修,房间各种洗浴设备齐全……花木扶疏的大院子,……待到春夏,院子里玉兰海棠盛开,香气阵阵;待到寒冬,白雪覆盖,一片洁白衬着红墙碧瓦,腊梅清香阵阵,混着书香墨香沁鼻,这里文艺又清贵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皇城京味。”通读全文后可知,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表现在杂植花木藤萝,环境安静优雅,自然古朴,平常百姓平淡见真情,有文艺味也有京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南归阻雪

    【原文】 南归阻雪 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①,日夕望京豫②。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

  • 贺新郎·寄丰真州

    【原文】 贺新郎 寄丰真州① 【南宋】戴复古 忆把金罍酒②。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

  • 二月闻雁

    【原文】 二月闻雁 孙承宗① 几听孽鸟语关关②,尽罢虚弦落照间③。 却讶塞鸿偏有胆...

  • 山丹题壁

    【原文】 山丹①题壁 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

  • 白居易《南浦别》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原文】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喜见外...

  • 感遇四首(其二)

    【原文】 感遇四首(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