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有人认为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小,缺乏生命力;也有人认为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更新时间:2025年11月7日作者:未知文章ID:91606浏览:

【原文】
    材料一:
    有人认为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小,缺乏生命力;也有人认为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这些错误看法,导致传统与现代割裂,也限制了二者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资借鉴,其融合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现代生活与传统艺术符号相结合;另一种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改良。例如意大利的歌剧、日本的茶道、美国老汇戏剧表演等,都是其中的典型。
    我们在创新发展传统戏曲时,应当古为今用。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并借此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
    (摘编自张瑶《传统戏曲艺术符号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
    材料二:
    传统戏曲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创造和突破,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跟上先进文化前进的脚步,彰显崭新的时代特征。
    传统戏曲必须创新,但走得再远,也不应忘记来路。如帮腔形式,可以吸收独唱、重唱、合唱的手法,原单旋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声部,但必须有原旋律的风味;在和声上必须尽量民族化,将色彩性和功能性结合起来。
    此外,要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开展戏曲教育、培养青少年观众是根本。“戏曲进校园”要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注重教材教法、剧目选择和演出质量,尽可能符合当代青少年不断提升的审美期许,借助各种新媒体的宣传吸引青少年观众。
    (摘编自翟群《古老声腔如何焕发新时代光彩》)
    材料三:
    传统戏曲与时尚结合,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一要挖掘戏曲故事的新意,将其体现的精神与现代价值观接轨,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戏曲改编作品。如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的“知己之情”和现代人信守承诺的道德观联系起来,实现了从古人单纯的相知之情到现代人追求诚信品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升华。二要将现代艺术形式和传统戏曲巧妙融合,创作出更轻松活泼的新戏曲形式。这是时尚和戏曲结合的一个方向。如台湾奇巧剧团的《蝴蝶效应》,在保留主要唱段的传统唱腔和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将现代舞蹈及流行音乐等时尚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取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三要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和电子立体布景技术运用到传统戏曲中,展现如影视剧般精美的舞台效果。在这方面,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成功尝试。这部戏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在服装造型和舞台设计等方面都选用了国际水平的设计师,营造了精美的舞台效果,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摘编自张叶《时尚与戏曲的结合》)
    材料四:
    在苏州政府资助下,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聚集了两岸三地的精英,打造了一个集昆曲、文学、美术、音乐、服装、造型于一体的创作团队,策划、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新剧演出时长合适,便于年轻观众接受;主演、配角、龙套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精心设计的角色造型让人赏心悦目,该剧目自2004年至今演出200多场,在整个中国戏曲萎缩低迷时,“奇迹般让昆曲这门晚近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命悬一线的传统表演艺术样式,获得了新的生命,站在了当代社会的舞台中心”,并走向国际,在美、英、法、德等国家绽放异彩。美国主流媒体甚至称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是自1930年梅兰芳访美以来,中国戏曲对美国文化界冲击最大的一次演出。这启发我们,传统戏曲要对外传播,应当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戏曲专家和营销专家的作用,找准市场定位,做到剧本和舞台双管齐下。
    (摘编自尹尧鸿《中国戏曲对外传播途径初探——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问题】
    4.下列不属于传统戏曲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的一项是
    A.《蝴蝶效应》融合了现代舞蹈和流行音乐。
    B.一些越剧演员跨界出演都市生活类电视剧。
    C.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对湖南花鼓戏进行直播。
    D.在中小学课堂引入传统京剧艺术学习课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戏曲在现代的创新发展需要摒弃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等错误观念,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B.帮腔形式在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借鉴多种现代演唱手法进行创新时,仍要不失原有韵味,坚持民族化。
    C.在美国主流媒体看来,1930年梅兰芳访美对美国文化界造成的冲击,比不上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
    D.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情谊和现代道德观念关联,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是传统戏曲现代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
    6.请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反驳材料中某些人对传统戏曲的错误看法。

【参考答案】
    4.B。“一些越剧演员跨界出演都市生活类电视剧”不过是传统戏曲艺人跨界参演,不涉及传统戏曲艺术,不属于传统戏曲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
    5.C。“……比不上……”错误,根据材料四原文“美国主流媒体甚至称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是自1930年梅兰芳访美以来,中国戏曲对美国文化界冲击最大的一次演出”,可知美国主流媒体没有比较“1930年梅兰芳访美”和“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对美国文化界造成的冲击。
    6.(1)传统戏曲并未过时。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至今演出200多场,同时在美、英、法、德等国家绽放异彩。(2)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传统戏曲并不冲突。青春版《牡丹亭》全新的服装造型和舞台设计,压缩后的演出时长,年轻演员的角色造型,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王安石《孟子》《商鞅》

    【原文】 孟子 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

  • 六幺令·天中节

    【原文】 六幺令 天中节 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

  • 日日

    【原文】 日日 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 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许心绪浑无事, 得及游...

  •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原文】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岑参 风暖日墩墩,黄鹂飞近村。 花明潘子县[注],柳暗...

  • 月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 池口风雨留三日

    【原文】 池口①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