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时代,诗歌何为?

发布时间:2014年4月21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7日作者:陈劲松文章ID:14854浏览:

【原文】
    喧嚣时代,诗歌何为?
    陈劲松
    ①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以及审美取向的变化,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喧嚣的世俗诱惑;一方面是回归古典的儒雅情怀、物我两忘的传统气度,另一方面则是写诗者多于读诗者的残酷现实。诗歌就在这种两难境地进退维谷。然而,诗歌在当下的文学视野中真的就渐行渐远,在日益高涨的城市化进程中真的就不堪一击了么?
    ②不必讳言,当下诗歌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诗人圈子化、作品浅俗化,即是例证。过分的炒作与包装、不时爆出的抄袭丑闻、哗众取宠的行文艺术,诸如此类,让本应圣洁的诗坛一片乌烟瘴气,而诗歌,这原本富有生命的艺术载体,也随之变得苍白无力而又缺乏灵气。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当下文学存在一个引人深思的诗歌误区:将诗歌陌生化、边缘化;将诗人妖魔化、另类化。
    ③对此,我的看法是,人间自有好诗在,对于诗歌的当下和未来,虽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必过于悲观。就中国当代诗歌来说,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程。尽管每一个时期的精神氛围和物质载体有着明显区别,但诗人们的写作取得了瞩目成就,却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在几代诗人的努力下,中国当代诗歌逐渐臻于成熟和完善。
    ④透过被时代喧嚣遮蔽的诗歌景象,我们看到:真正的诗歌应该是也必然是生命的宣言、生活的自白,诗意地阐释着人类生命,诗化地阐释着真实生活;真正的诗人应该是也必然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清醒地守望着整个世界,守望着全部人类。诗歌之为诗歌,是因为它“从生活出发,从心灵出发,直抵人世间的那种渺小、虚无、道德、悲悯和感伤。”【1985年,诗人罗伯特·佩恩·沃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桂冠诗人”称号之后,他在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记者的访谈中说了一句话:“诗歌就是生活。”】我对此的理解是:因为生活里有一种巨大无比的潜在力量,给诗歌带来一种无法妥协的勇气与激情。使得在诗人眼里,诗歌就是我们周围的一切,就是我们的心灵和大地,就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⑤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既然“诗歌就是生活”,那么就让我们的诗人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寻觅诗情,写出一首自己生命的大诗,进而保持诗人应有的尊严、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吧!
    (选自2013年2月2日《新华副刊》,有删改)

【问题】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说明?(3分)
    20.第①段中“诗歌面临的边沿化境遇”是指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21.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22.请结合第④段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一个真正的诗人需要具备哪些情怀?(4分)

【参考答案】
    19.(3分)诗人们要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寻觅诗情,写一首自己生命的大诗,保持应有的尊严、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抓住文末句子,意近即可)
    20.(3分)指诗歌精神的终极与喧嚣的世俗诱惑,回归古典的儒雅情怀、物我两忘的传统气度与写诗者多于读诗者的残酷现实这种两难境地,可能导致诗歌在视野中渐行渐远的发展趋势。(抓住:“两难境地”“渐行渐远”等词语,意近即可)
    21.(3分)举例论证,(1分);有力地论证了真正的诗歌应该是生命的宣言,生活的自白。(2分)
    22.(4分)生活的激情;探索的热情;写作的豪情等。(答对两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