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贞甫墓志铭(节选)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4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作者:归有光文章ID:30183浏览:

【原文】
    沈贞甫墓志铭(节选)
    归有光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现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好知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①,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①精庐,学舍。

【问题】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盖予屏居江海之滨    屏:收敛
    B.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    了:全然
    C.而贞甫不予易也    易:轻易
    D.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    胜:美好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天乎命乎不可知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及贞甫没而予复往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D.而竟以病死,悲夫
    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1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自己同沈贞甫的交谊为线索,简要记叙两人从初识到交厚的过程,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为人和为学。最后简介其卒年,并以铭文作结。
    B.归有光和沈贞甫是姻亲,两人志趣相投,常常用文字书信往来,交游甚欢。
    C.作者写自己困顿不得志,又历经死丧忧患,狼狈不堪,世人嗤笑,但贞甫却不因世俗之风而改变对作者的态度,他与世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D.文章在平实质朴的记叙中,揭示了贞甫为人耿直,交友诚笃,鄙弃趋炎附势,抵制浮躁学风的性格特点。这正是平凡读书人的不平凡之处。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译文:
    (2)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译文:
    (3)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
    译文:
    14.请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沈贞甫去世,作者如此悲痛?(3分)
    答:

【参考答案】
    10.B(A“屏”,应当释为“退”C“易”,应当释为“轻视”D胜,作名词,美景
    11.C(C项两个“而”都表顺承关系。A,第一个“何”释为“什么”,第二个释为“为什么”。B项第一个“乎”作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第二个作助词,是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D,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第二个“以”,表结果,“以致”“因而”)
    12.A.(“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错,文中重在介绍沈贞甫为人和为学的态度,对其“身世”基本没有介绍)
    13.(1)即使是一个字的疑问,也一定来拜访我,加以考订,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正确的
    (2)我十分敬佩他的志向,却担心他的气力使他难以继续(他的事业)。
    (3)(我)常常去拜访他的学舍,(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讨论文章,有时达一整天
    14.第一,因为作者和沈贞甫是姻亲,他因痛失亲人而悲。第二,因为在作者潦倒困顿仕途不济时,沈贞甫仍然信任作者,敬重作者,他因痛失知音而悲。第三,沈贞甫勤奋好学但以病而死,作者因贞甫志未遂而悲。
    附:
    【译文】我初次认识沈贞甫时,他还很年轻,在马鞍山一座寺庙旁读书。等我娶了王氏,(王氏)和贞甫的妻子是姊妹,经常在岳丈家见面。我曾经到邓尉山中小住,贞甫也来同住,天天到虎山、西崦周围的山上游玩,观赏太湖七十二峰的荚景。嘉靖二十年,我定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边,界于昆山、嘉定之间,沈家世代在此居住。贞甫因此更加亲近善待我,每天都和我有书信往来。尽管我在世上困顿不堪,但唯独沈贞甫信任我,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来拜访我,加以考订,并且最终认定我的话是正确的。
    我隐居在江海边,二十年里间经历了家人丧老病死、坎坷磨难,穷困潦倒,被世人所嗤笑,而贞甫毫不因别人的说法而内心有所改变,(一直)和我共历沉浮进退。即使我偶尔得到重用,众人惊诧莫名,可是贞甫也不会瞧不起我。唉!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呢?这正是贞甫去世,我不能不为他极度悲伤的原因啊。
    贞甫为人刚正凌厉,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性格耿直,(能)自我克制,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就不曾对他们和颜悦色。遇到事情感情慷慨激昂,即使受到挫折也不回避。特别喜欢读古书,(且)一定要去名山及寺庙道观中(读书),每到一处就扫地焚香,书籍满桌。听说别人有好书,就想尽办法借来,亲自抄写,多达几百卷。现在有科举速成的为学之道,(人们)都认为研习经书、学习古籍是迂腐的,沈贞甫却单单这样喜欢并精研经典古籍,在古籍研究方面大有长进,从未停止。后来不幸得病,一病数年,可是著述更加勤奋。我十分敬仰他的志向,同时也担心他的气力难以承担如此繁重的劳作,他最终因此病逝,真是悲伤啊!
    当初我在安亭时,闲来无事,经常去拜访他的学舍,边喝茶边讨论文章,有时达一整天。等到贞甫病逝了我再到那里去,又刚刚经过战乱,独自徘徊无处可去,更使人产生荒凉寂寞的感慨。
    他在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某日病逝,时年四十二岁。真令人悲伤啊!
    铭文:天意命运不可预料啊,他求学之志如此勤勉却英年早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