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更新时间:2023年12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30268浏览:

【原文】
    田单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参考答案】
    1、C(“乘”应为“登”义。《涉江》中“乘鄂渚而反顾兮”和《诗经·氓》中“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两句中的“乘”意思和用法与此同。)
    2、A(B项中的“南面”古代是动词:面向南,今是方位词;C项中的“鼓噪”古代指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泛指喧嚷;D项中的“扰乱”,古代指相扰而乱,今指搅乱、使混乱)
    3、B(A项的“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B项两个“于”从词性上看都是介词,但表达的语法意义却有不同。“降于燕”意思是“向燕投降”,表示的是“降”所涉及的对象。后一个“惑于郑袖”指“被郑袖所迷惑”,“于”的作用是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施事者。C项的两个“乃”从词性上看均为副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先后相继的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上一句“乃收城中得千余牛”,是承接前文“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而来,田单于是“收城中得千余牛”;后一句“乃夜驰之沛公军”,是承接上文“项伯……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这些事,项伯认为有必要通知张良,于是“夜驰之沛公军”。故这一组的两个“乃”用法相同。D项的两个“因”一般认为是副词,从表达的语法意义上看,表示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上一句“五千人因衔枚击之”,承接上文“牛尾炬火光明炫耀,……所触尽死伤”而来,是随后进行的动作。后一句“相如因持璧却立”,承接上文“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而来,是随后必然作出的反应,这一组的两个“因”用法也相同。)
    4、B(“他将”应翻译为“别的将领”)
    5、C(①是田单使用反间计后燕王不再信任乐毅而改用骑劫为将,这是指“兵不厌诈”的结果,②是田单用兵时的具体安排,里面包含着麻痹敌人、误导敌人的目的,包含“兵不厌诈”的意图,③田单约定向燕军投降,从全文看显然是假投降,也是为了让燕军放松警惕,从而有机可乘。包含了“兵不厌诈”的目的。④从田单的动机看,显然是为了欺骗燕将,让对方认为“约降于燕”是真实的,这也符合题干的要求。⑤是对作战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描述,与“兵不厌诈”没有关系。⑥是从结果上看田单火牛阵的作用的,虽然同“兵不厌诈”相关,但全是在讲结果而不是手段,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6、C(“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是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房本家。在齐国都城临淄作一名佐理市政的小官,没有受到重用。后来燕国派遣乐毅攻破齐国,全部降服了齐国的城邑,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没有攻下。燕将就领兵向东围攻即墨,即墨大夫出城迎战,战败阵亡。即墨城里的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作首领,立田单作将军,据守即墨抵抗燕军。不久,燕昭王去世,惠王登位。他跟乐毅有嫌隙。田单听到这个情况,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湣王已死,齐国城邑没有被攻下的不过两座罢了。乐毅怕被诛杀不敢回来,他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拖延战争而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没归附,所以姑且缓攻即墨来等待他们归顺。齐国人所害怕的,只担心其他的将帅到来,那即墨就无法保全了。”惠王认为这说法对,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于是到赵国去了,燕军官兵都忿忿不平。田单再一次施展反间之计,说:“我们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的祖宗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那真是心酸的事。”燕军就全部掘开坟墓,焚烧死尸。即墨军民从城上望见,全都伤心哭泣,都请求出城厮杀,愤慨情绪增涨十倍。田单知道士兵可用了,就命令披甲的士兵都藏匿起来,让老弱残兵和妇女上城防守。派使者去到燕军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收集民间黄金,得到一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去送给燕将,燕军因此更加松懈了。田单于是从城里收集一千多头牛,给它披上大红绸绢制的被服,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花纹,捆缚刀刃在它们角上,把渍满油脂的芦苇子捆在牛尾上,点燃它末梢。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夜里从洞穴里驱赶出牛,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后面。牛尾烧得发热,狂怒地奔入燕军,燕军在夜间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光明耀眼,燕军看见它们都是龙纹,被碰上的全部非死即伤。五千人趁机闷声不响地攻击。城里的士兵大声吆喝跟着他们,老弱妇孺都敲击铜器助威,敲得震天价响。燕军大为惊骇,败溃逃跑。齐人就杀死了他们的主将骑劫。燕军惊惶失措四处逃窜,齐人紧追败军,经过的城邑全都叛离燕园而归附田单,齐国所沦丧的七十几座城池悉数收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