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声与强国路

作者:未知文章ID:32548浏览:

【原文】
    读书声与强国路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我们的生活字典里模糊起来。有人不爱读书,有人没时间读书,也有人认为,现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触手可得,不需要读书,还有人认为读书只是个人的事。其实不然,读书更能强国。
    ②有数据显示,2014年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依然有所上升,但仍低于12年前的水平。不可否认,这其中有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新阅读方式兴起的原因。但信息的浏览终归无法取代系统的阅读,我们更应该思考,当我们的社会像一列高速行进的列车,以日新月异的态势向前发展时,难道可以让书籍所承载的文明风景落在后面?对于一个数千年诗礼相传、崇文重道的民族来说,今天读书价值面临的忽视,读书生活遭遇的种种困扰,实在令人不安。
    ③相传,犹太民族在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就会在书页上涂满蜂蜜让孩子舔食,目的是要告诉孩子,书是甜的。这个民族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每年人均读64本书。他们用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诺贝尔奖获得最多、科学发明世界人均第一、世界上人均拥有论文发表量第一、转化为科学技术的比例世界第一……
    ④一位作家说过:文化不体现在一个国家高楼大厦的多寡,也不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基本建设,但一定关乎一个民族的魂魄和整体素质。抽掉文化这根筋,这个民族将会成为植物人。读书,带给人们文化。读书,可以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升华一国民众的灵魂,可以让一个民族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力量。
    ⑤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征程。或许,在不少人看来,“文化强国”是一个很宏大很遥远的概念。然而,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民工程,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当一个国家的民众洋溢着清新的书卷气,这个国家才会历久弥新、朝气蓬勃,激发出不可遏抑的创造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是有益个人身心、提升幸福指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寻求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
    ⑥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读书作为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信息化社会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面对读书的困境,我们固然需要创造更宽松的阅读环境,需要更为亲民的图书价格,需要更有营养的出版精品,但首先,是带着一颗爱知、求知的心去拿起书本、翻开来静静地读。读书也是读心,从琅琅书声中,能感知个人心灵成长的历程,更能倾听到一个民族走向文化强国的铿锵足音。

【问题】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请为文章补充一个道理论据。(名人名言)(2分)
    17、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8、作为一名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3分)

【参考答案】
    15.读书更能强国。
    16.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②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③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7.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犹太民族因爱看书而在各方面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例子论证了“读书更能强国”的观点,以达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
    18.我们应该“好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读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素质,还“可以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升华一国民众的灵魂,可以让一个民族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力量”,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舟次高舍书事

    【原文】 舟次高舍书事① 陈与义 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 一川木叶明秋序...

  • 闻琴

    【原文】 闻琴 唐 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

  • 羌村三首(其二)

    【原文】 羌村三首(其二) 杜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 有客

    【原文】 有客 杜甫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

  • 在阳光下看人

    【原文】 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

  •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原文】 木兰花令 次欧公西湖韵 【宋】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