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2017年3月26日,首都博物馆举办“走进养心殿”特

发布时间:2019年7月15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40034浏览:

【原文】
    2016年9月27日-2017年3月26日,首都博物馆举办“走进养心殿”特展。此次来自故宫养心殿的268件套珍贵文物,是几百年来第一次走出紫禁城,“摆驾”首都博物馆。展览复原了养心殿的主要建筑空间与陈设,并辅以相关方面的介绍和展示。在首博的“养心殿”内不仅能近距离地观看帝王生活起居的细节,感受皇家氛围,亦能通过此次展览了解发生在养心殿的故事,引发对历史的思索。
    【材料一】
    养心殿是工字形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寝,中间以穿堂相连。前朝也叫正殿,分明间、东暖阁、西暖阁三大部分。明间即是正殿,内设宝座,雍正皇帝手书的“中正仁和”匾高挂居中。明间东侧的东暖阁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勤政亲贤”、三希堂、长春书屋、梅坞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贤”;其西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梅坞在最西端,是皇帝休息的地方。
    【材料二】
    三希堂是乾隆帝的书房。“三希堂”匾为乾隆帝御笔。其得名源于宋儒周敦颐提出士人修身当“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又因为此处收藏了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贴》、王珣《伯远帖》三件书法稀世珍品,故名“三希堂”。三希堂内部陈设幽雅、古朴,自乾隆至今仍保持原貌。
    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非常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乾隆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除创作大量诗文,还广泛收藏历代名家书画。这既有裨益于陶冶情性,也是其“稽古右文”(考察总结古代经验,重视弘扬文化教育)的文化政策的集中体现。
    【材料三】
    养心殿得名于《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一语,表明清代君主清净心性、涵养性情、勤勉为君的愿望。清代君主重视对儒家典籍的学习,《孟子》是君王的必修书,里面有很多关于为君的言论。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出自《孟子·尽心下》。
    养心殿中的史迹表明,勤于政务、事必躬亲而又能正确审时度势、锐意改革的皇帝,开创了王朝的盛世。今人对于古人古事所怀抱的好奇与感怀,都能通过文物与展览得到满足与抒发。建筑不言,其中却历经世事变迁,蕴藏万千故事与心情感怀,供后人凭吊品谈。

【问题】
    14.以下是养心殿平面示意图,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说明标示出图中○1○2○3的名称。(3分)
    ○1【    】
    ○2【    】
    ○3【    】


    15.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来看,“三希堂”的得名缘由有两种,由此推断“希”的两种解释为:
    ○1【    】
    ○2【    】(2分)
    16.【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清代君主重视中华传统文化?(4分)
    答:【    】

【参考答案】
    14.○1三希堂
    ○2明间
    ○3梅坞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
    15.希望
    稀有
    评分标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16.答案要点:①对处所的命名体现古代传统文化(三希堂、养心殿)
    ②收藏书画大家的作品
    ③学习古代文化典籍
    ④创作大量诗文
    ⑤“稽古右文”的文化政策
    评分标准:4分。答出任意4点,给4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