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与傲骨

发布时间:2020年5月14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作者:刘学柱文章ID:43359浏览:

【原文】
    傲气与傲骨
    刘学柱
    ①徐悲鸿有句响亮而饱含哲理的话:“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②所谓傲气,一则骄傲自大,二则盛气凌人。骄傲自大是自我估价问题。或自己确实高人一等,优人一筹,先人一步;或自己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虚妄之见,抑或一时错觉。不管哪类情形,都是对自己作了较高的衡量和认评。盛气凌人是态度问题。之所以这般态度,是自我感觉有了资本,自满自足,盈气于内,形于外表,大有叉腰于道,不可一世,舍我其谁的味道。
    ③傲气也许只是闹闹脾气,或习惯不好,但其负面效应却不可小视:其一,损害了自身形象。那模样、那姿态,乖张恣肆,惹人生厌,令人生气。其二,导致裹足不前,不思进取。一股傲气,功夫都用在表现自我,哪还有心思再接再厉?如此这般,当初到底如何姑且不说,单说此后,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懈努力者,自会创佳绩,写辉煌。到了那时,自己的傲气恐怕要变为泄气了。
    ④人不可无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⑤傲骨,一则注重内涵的积蓄,二则坚守节操,维护正义。注重内涵的积蓄是内在修养问题。它决不仰附于人,也不蔑视他人。它的内涵十分深沉,总是从各方面补充自己、完善自己。它踏踏实实、朴朴素素。不管它现在状况如何,终必出类拔萃,卓然超群。坚守节操是人格问题。优于他人也好,还是低人几分,它却自有主心骨。在别人乞怜于己时,并不轻做姿态,做救蛇农夫,忘却了原则和尊严;在别人利诱威逼时,铮铮铁骨,宁折不屈。傲骨与软骨、媚骨、酥骨、懒骨截然不同,它认定了总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它一身正气,令人钦佩。
    ⑥傲骨不是清高、冷漠、孤傲。它守的是信念,为的是真理。它不哗众取宠,而是甘守寂寞。就像黄山松,枝枝劲骨,傲然挺胸,只守人格,并不为任何别的什么。
    ⑦傲骨是一种深沉。它能冷静地剖析自己,就像鲁迅不断用解剖刀解剖自己。它会保持自我,奋发图强,就像中华民族面对列强诸国,自有一副傲骨。
    ⑧【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傲”字,傲者,自诩而不仰慕于人也。二者也有本质的区别:“傲气”教人孤芳自赏,唯我独尊;“傲骨”教人自尊自强,正气凛然。傲气与傲骨,一字之差,大相径庭,高下优劣,令人唏嘘。
    ⑨人不可无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⑩有了傲骨,就有了原则立场,就会正确处理任何复杂的事,就会赢得普遍的尊重。傲骨会给人增添动人的个性色彩,同时也显示出做人的应有风范。
    (选自《做人与处事》,有删改)

【问题】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1、选文②③段,作者是怎样论述傲气的?(3分)
    22、作者在论述“傲骨”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选取其中的一种,举例说说其作用。(4分)
    23、请在文章第⑧段段首加上一句话,使整个段落语言连贯,语意完整。(2分)
    24、请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则,写在下面语段横线上,并结合文章内容对其中人物的“傲骨”表现进行评析,字数在80字以内。(3分)
    材料一:京剧家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演戏。
    材料二:作家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材料三:“载人航天奠基人”钱学森:不满美国“突然吊销他参与机密研究的证书”,拒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到祖国效力。
    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例如【    】。

【参考答案】
    20、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2分)
    21、作者在第②段先对傲气的表现进行了总体概括:一则骄傲自大,二则盛气凌人;(1分)接下来分别对这两种表现进行了解释说明。(1分),最后在第③段对傲气的负面效应进行了阐述。(1分)。共3分。
    22、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2分)
    ②对比论证作用分析示例:在论证“傲骨实际是一种人格操守”时,作者把“傲骨”与“媚骨”、“软骨”进行对比,突出了“傲骨的一身正气,令人钦佩”这一观点。(2分)
    比喻论证作用分析示例:作者把“傲骨”比作黄山松,枝枝劲骨,傲然挺胸,只守人格,并不为任何别的什么,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傲骨“守的是信念,为的是真理”这一观点。(2分)
    23、傲气与傲骨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2分)
    24、摘抄事例1分,对事例进行分析2分,共3分。
    答案示例: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例如京剧家梅兰芳,他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演戏。(1分)梅兰芳先生,面对敌人的利诱威逼,他铮铮铁骨,宁折不屈,坚守节操;他的一身正气,令人钦佩。(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满纸荒唐言 咏菊

    【原文】 满纸荒唐言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咏...

  • 详定试卷(其二)

    【原文】 详定试卷(其二)① 王安石 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扬雄。 当时赐帛倡...

  • 九日送别

    【原文】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原文】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 海棕行

    【原文】 海棕行 杜甫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