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余幼时即嗜学。【乙】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

发布时间:2020年7月22日更新时间:2023年10月15日作者:未知文章ID:44227浏览:

【原文】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①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传为汉初城父人,今亳州市城父镇。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

【问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弗之怠
    ②礼愈至
    ③当如是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译文:
    (3)给乙文中画线句在方格内添加标点。
    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题。
    【甲】文中着重从【    】和【    】两方面表现作者求学的艰难。
    【乙】文中通过写张良三次受辱得奇书的过程表现了张良【    】的优秀品质。
    (5)你认为【甲】文中“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和【乙】文中老人对待张良“怒曰而去”的做法可取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我仍不懈怠。怠:懈怠,放松
    ②句意为:礼貌更为周到。至:周到
    ③句意为:应该像这样。是:这样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尝,曾经;从,向;叩问,求教;句子翻译为:(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②句中重点词有:异,感到诧异、惊奇;句子翻译为: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3)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慢来,为什么(这样)呢?”。根据句意可知这是人物的语言,可断句并添加标点为: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读两篇短文,甲文分两个时段来写,先写幼时得书难,只得“手自笔录”的艰辛;然后写加冠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突出询问的困难。乙文内容可以看出张良讲诚信,对待师长的尊敬。
    (5)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反对。如果认为“先达”与老人的作法正确,可从严师出高徒的角度来阐述理由,如果认为二人的作法不正确,可从过于严格,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角度来阐述理由。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