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面是网上流传的关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戏说”,请针对《

发布时间:2020年9月9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4780浏览:

【问题】
    6.下面是网上流传的关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戏说”,请针对《西游记》或《水浒传》的“戏说”,写一段评论性文字,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三国:学的是韬略
    西游:学的是皈依①
    红楼:学的是叛送
    水浒:学的是造反
    【注释】①皈依:原指佛教徒的入教仪式,后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組织。

【参考答案】
    6.示例:《西游记》。“西游:学的是皈依”,这种说法偏离了《西游记》阅读的核心价值。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固然可以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少数一心向佛的读者,完全可以读到皈依”,学到如唐僧一般的向佛的虔诚。但是这不能成为绝大多数读者的学习价值。那么,我们可以学什么?从整体看,可以学唐僧师徒披荆斩棘、不畏艰险的精神;从个体看,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品质,只看到“皈依”而忽略了取经的过程及人物的毅力与精神,是有很大偏颇的。
    示例:《水浒传》。“水浒:学的是造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水浒传》固然有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体现,但是“造反”决不能成为我们当下阅读《水浒传》的价值取向。阅读《水浒传》,尤其需要读者去思辨阅读,辩证思考,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若不坚持这一基本的视角,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讲哥儿们义气的“义”,李逵的暴力和血腥,难道也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内容?我们从《水浒传》中学的,可以是小说中向好向善的一面,比如对父母的孝,鲁达对弱者的同情和帮助;也可以是小说的语言、链式结构等。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学思辨思维,比如对主题的思辨,对人物形象的思辨,对“义”的思辨等古典小说阅读的方法。
    评分标准:共4分,其中看法和理由3分,思排表达1分。言之有理即可。
 

顶一下
5
83.3%
踩一下
1
16.7%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春夜别友人

    【原文】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

  • 野渡

    【原文】 野渡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

  • 水口行舟

    【原文】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

  • 送人之军

    【原文】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

  • 江亭晚望

    【原文】 江亭晚望 宋之问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

  • 忆秦娥·咏桐

    【原文】 忆秦娥 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