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由“吁”到“芋”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5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冯杰文章ID:44900浏览:

【原文】
    惊叹,由“吁”到“芋”
    冯杰
    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更晚一些。
    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
    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叹的语气词—“吁!”
    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了。这就是它的来历。

    当然,还得给汉字戴上一生遮雨的草帽。中国汉字有个规律,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颜色的汉字,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字。
    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我只不过想用文字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面大绿叶子出场而已。
    芋国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其后,才看到真芋的。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
    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大的煮热,让我们蘸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小的也不丢,留下来。我看到一小筐里放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原来母亲要种。

    芋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技时还要随着培土。等到长大时,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有串门的人也“吁——”:
    “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
    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据说过去都是“贡品”。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的笑声。

    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面,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的贪相。别人告诉我,桂林那边也有卖的。
    等到从桂林回中原,临上车时,想给母亲买个带回去,却怎么也见不到芋头那毛乎乎的影子了。
    后来冬天,在北中原的小镇菜市场上,见到了这种荔浦芋头,是从南方运来的,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让母亲尝尝。
    母亲嫌太贵。
    “不贵,芋头都是坐火车来的,那么远。”
    母亲还用刀片削下几块,说留下来种种试试吧。她以为还会像过去在集市上买的小芋头呢,一个个都听她的话。

    来年,荔浦芋头沉默,都没有发芽。
    (选自《泥花散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版)

【问题】
    10.在原文的图片中。
    11.在原文的图片中。
    12.看到文中汉字与植物的关系时,米豆和你都很兴奋,你们不禁聊了起来。(4分)
    米豆:真有意思,用文字打扮的“芋”是什么样的呢?
    你:(1)【    】
    米豆:原来,“芋”的穿戴这么好看啊!还有,带草头的字会发芽生长这一说法很新鲜,让我联想到《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的“蔓”字,我好像看到了碧绿的藤蔓不断牵延垂挂、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你:你说得真好,我也想起《陋室铭》中的“苔”字,它让我仿佛看到(2)【    】。
    13.普通的植物一旦入了诗画,就特别有神。米豆觉得文中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芋”很有活
    力;小轩读到一首古诗,说其中的“芋”也一样。画家和诗人是怎么做到的呢?你说给他俩听。(4分)
    秋日漫兴
    [清]沈瑾学
    小小一村三十家,家家结个竹篱笆。田角绿擎芋头叶,豆棚黄上丝瓜花。
    老牛虽瘦不偷力,浊酒譬无聊免赊。最是网船相识熟,寻常买得贱鱼虾。
    (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版)

【参考答案】
    10.(3分)示例:这里的“吁”,相当于现在的感叹词“咦”,声音由低到高,是上扬的,语气是惊讶的。
    11.(3分)示例:母亲想能像以前种小芋头一样,把远方又大又好的芋头种在家里,不花钱就能让家人经常吃到。
    12.(4分)示例:(1)“芋”是戴一签草帽,穿着一面大绿叶子出场的样子。(2)(它让我仿佛看到)青苔慢慢爬上台阶,将一片绿色铺染开来的画面。
    13.(4分)示例:齐白石先生用夸张的技法突出“芋”的枝叶肥大、恣意伸展,使人感受到“芋”的蓬勃生机;诗人用“绿”写出了芋叶的颜色和生机,再用“擎”字将芋拟人化,表现出“芋”努力生长的力量。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